当前位置:悦文中文网>虚拟网游>晋末长剑>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险(2 / 2)

他之前一直在河南、河北征战,初入并州之时,简直惊呆了――在平原上生活了半辈子的人,见到如此破碎、艰险的地形,惊讶是正常的,一如他以前去过的弘农。

从平原作战转入山区作战,以往的思路要变一变了。

他在尝试着进行改变。

“在此筑垒留兵,监视泽、端氏方向,大军回高都就食。”听完之后,唐剑做出了决定。

通过乌岭南道西进,风险巨大,补给困难,需要从河南、河北调集二十万以上的壮丁帮着转运粮草,这个决定不是他能做的,只能先回去了。

说白了,如果决意通过乌岭道西进,那么需要做好万全准备,从规模上来说,要有灭国之战的资粮、人员,否则不行。

秦赵长平之战,赵国的四十多万大军,其实大部分是后勤保障人员罢了,真正的战兵可能就几万人。

如果真是四十万作战人员,赵国所有壮丁健妇派过来都保障不了后勤。

地形、粮草,这两样对战争的限制太大了。

还真被唐剑的幕僚们说中了,刘聪此刻在北道。

更准确地说,在平阳郡襄陵县以东。

运城盆地不缺粮,但问题是运不到东面去――实际上可以运,但损耗大,看你舍不舍得了。

这就是地形带来的问题。

有时候从国家整体来看,粮草丰裕,但具体到某一处,可能粮食匮乏,因为别处的粮食运过来代价太大――即便到了后世,国家依然在各地大修粮库,原因就是调运成本太高。

刘雅在河内与邵勋激战,平阳朝廷的支持十分有限。

精锐兵马、粮草器械很难大批量运过去,只能淤积在本地,盖因中间存在着连绵不绝的山脉,要出轵关才能够得着河内,路途损耗较大,成本极高。

本地兵,用本地资粮,在本地作战,这就是很多时候古代战争的实际情况。

君主当然知道这样可能导致地方割据,但世间事不外乎成本二字,能怎么办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