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悦文中文网>虚拟网游>晋末长剑> 最后亿次发单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最后亿次发单章(2 / 2)

还有人说我受某书影响改革分配体系……首先,这本书就写过襄城郡多了很大的消费潜力,我记得是庾琛回鄢陵那一章。

上本书里也写禁军搬迁到驻地,来了几万中产阶级,极大提振了消费市场。

至于本书上一章提的分配,更是我第一本书写烂了的。那本书核心思想就是,利用东岸的工业优势,以及对别的国家执行干涉乃至侵略,获取超额利润,为本国工厂提供订单,创造了大批工人、水手、军人、小商人之类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这些人消费了又促进工业发展。

说实话,这都是古典主义经济学写烂了的东西。

我第一本书透露着很浓重古典主义经济学、重商主义、货币理论之类。

你说我需要看别人的书才会写,我无语。

哦,对了,还有读者说货币体系一团糟。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上本《晚唐浮生》。

当时主角面临什么问题?他想发展商业,因为只有商业发展了才能促进手工业发展,才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但他发现货币对商业的阻碍很严重。

首先,没有足够的贵金属,金银铜都奇缺无比。

其次,代替金属货币的绢帛乃至粮食,不好估价,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无法很好胜任。

为什么?绢帛轻薄不一,工艺水平不一,型制不一,新旧不一。

一匹绢,你说当500钱用,我说只值200,他说值300,意见不统一。

这些极大阻碍了商业,不知道黄掉了多少本来可能做成的生意。

主角用了什么办法?

他建立集中交易所,并且铸了一枚银元,规定这枚银元的重量、型制,以及银铜合金的比例,规定这就是“一圆”。

主角没把银元当做实际货币,而是作为“虚拟货币”、“记账货币”来使用,因为银不够,铸不了这么多银元。

商人们在筑有围墙的交易所内封闭式交易,以“记账货币”为单位进行交易,进项、出项列清楚,互相划抵,交易结束后统一结账。

这样极大减少了对实物货币的需求,便利了商业交易,同时政府还容易收税。

这是货币问题无法解决下的变通之法。

这也不是我发明的,而是中世纪欧洲人在里昂、热那亚等贸易市场上使用的模式,没办法,欧洲佬有时候也缺乏金属货币,而随着商业的发展,对货币需求量是逐渐增加的。

我这本书为什么不写。

主要原因是庄园制经济,对商业需求不强,没必要。

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些人总嚷嚷我同质化,如果把上本书的虚拟货币再写过来,又一堆人叫“上本书写了,这本还来?!”

招不怕老,好用就行,但读者不认可,你写过了,我看过了,你不能再写,你再想个新招。

再回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事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