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的日常工作,大概也就是相当于皇帝的贴身秘书,自然承担着“备忘录”的职能,高明深深低头,开口道:“奴婢知道了。”
小皇帝不再说话,闭上眼睛准备进入梦乡。
高明在天子床边站了一会儿,一直等到天子熟睡之后,他才默默离开天子寝宫。
走到寝宫门口之后,高太监瞥了一眼两个在寝宫里“值班”的太监,淡淡的说道:“咱家今夜就不在这里了,你们两个人今夜轮值,好生伺候陛下。”
两个值班的太监,也是宦官里的高层,闻言微微低头:“知道了,高公公。”
高明这才迈步走了出去,对着身边的小太监缓缓说道:“你去挑几个机灵可人些的宫女,明天上午带到德庆殿来。”
小太监恭敬低头。
“是……”
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萍随风来
三篇策论,沈毅写的很用心。
因为相比较于杂文来说,后续的乡试,会试之中,策论这个科目都远比杂文重要的多。
用某位乡试主考的原话来说,杂文上佳策论平平,可取可不取,杂文平平策论上佳,便不可不取。
之所以大陈科场会有这种风气,主要是出现在南渡之后。
南渡之前,大陈的科考比较讲究经血,讲究起承转折,讲究圣贤精要,但是南渡之后,便渐渐开始更偏向实用的策论了。
如今天下功名,大半取之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