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为了自己儿子的性命,周义山都被沈毅拿捏的死死的,基本上没有任何跳脱出去的可能性。
当然了,原本想要拿捏住这么一位封疆大吏,是觉难办到的事情,即便是手里有了一些所谓的证据,也顺利的提交到了皇帝那里,但是这个时代毕竟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沈毅在皇帝那里的重要性很难超过一位二品的封疆大吏,就算把铁证递上去,也不是说扳倒就能扳倒的。
因此,沈老爷这一次之所以能够拿捏住周抚台,手里有把柄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皇帝足够支持他。
也是托了周公子的福。
如果不是周公子,上一次沈毅去临安府,就算是想要见周义山,恐怕都要花费一些周折,至于说服周义山全力支持市舶司,则更需要付出一些利益出来作为代价,甚至是那种需要报给小皇帝同意的代价。
不过现在,有周抚台“愿意”帮忙,市舶司在浙江官场上,几乎没有什么阻力了。
或者说,压力都被周抚台一个人给挡下来了。
至于这位周抚台能不能完全挡住浙江官场的压力,则不在沈老爷的考虑范围之内。
沈毅跟孙谨聊了一会关于市舶司的事情之后,沈老爷看向孙谨,微笑道:“孙公公,市舶司的事情,咱们商量个大致的时间之后,还是由你给宫里递一封奏书,跟陛下详细说明为好,以免到时候宫里有什么不一样的意见落下来,你我反倒难做。”
“都确定好了之后,在今年十月左右,把乐清的市舶司开了,这样咱们的差事都算是办好了,今年过年回建康,你我都能过个好年。”
孙太监脸上露出了恭谨的表情,微微低头道:“沈相公能帮忙请来省里的诸位大人,那宫里的事情,咱家自然都会问好,不会拖沈相公您的后腿。”
“那就好办了。”
沈毅微笑道:“那咱们就各自办好各自的事情,至于市舶司开市的时间,就先定在十月十五,如何?”
孙太监很识趣的站了起来,对着沈毅毕恭毕敬的低头行礼道:“是,都按沈相公的意思来。”
他脸上带着很是恭顺的表情:“这趟差事办好了,回到建康之后,奴婢们永远记得沈相公您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