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方丈功德圆满
北城门官道上,
眼见着车队缓缓前行,随行的兵马前后护卫,
风和日丽,微风徐徐,
张瑾瑜这才松了口气,最难的就是做保姆的任务,早知道就该让陛下派禁军随行护卫了。
暗自瞅了周围几眼,一切无事,不知从哪里又拿出烧饼,坐在马上就啃了起来,还不忘拿过身后亲兵带的东西,直接送于最后面侯府王夫人的车架内。
顺着车窗,就把吃食扔了进去。
一包热乎乎油纸包裹的吃食被丢进来之后,让车内一众女子看的愣眼,月舒二女习以为常,接过吃食就在车内摆开,放在桌上,王夫人见了,说道,
“吃吧,北山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到那还需要一个时辰的路程,吃了零嘴打发时间。”
“回方丈,确有在江南收的弟子,入门后的法号为法静。”
一时间,方丈室死寂一片。
更有无海同辈的法师,在静安寺也是老资历了,可是不少弟子看向几位无字辈的阐师,竟然无动于衷,也是不解,那么好的机会,如何不争一争。
方丈玄难一脸慈悲为怀,看着自己最出色的弟子,就是因为卷入朝廷的是非,才南下避祸害,如今来信回来,是想通了。
队伍最后面,
无法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没想到今日重逢,就是离别,久久不语,只有内心的孤独。
一直跟随身边伺候的弟子,虽无慧根,但胜在勤恳,自己曾经和汪家还有香火情,如今替汪家保留了香火,算是还了因果。
“无心,你既然看得清,那就更应该顺其自然,佛讲的因果,轮回,天下的道就在其中,伱只看到了佛家的劫难,可是没有看到,无论天下如何乱,总归佛是不灭的,
那些江湖门派可能在动乱年间,断了传承,后人无所学自然是没落,你可听说佛家断了香火,当然道家那些人也是一样。”
张瑾瑜把手上最后一点烧饼塞入口中,然后打个饱嗝,
“哦,收了弟子好啊,有了弟子,想的就多了,不管如何,老衲这一辈,玄字辈的人也都老了,早就该让位了,能支撑到现在,就是在等你回来,静安寺乃是国寺,挑着天下的佛教的兴衰,所以方丈的位子,不是谁都能坐的。”
“这,是,方丈,可是方丈,今日皇室太后来此进香,是不是要推后一些时间,过了今日再.”
“无心阐师,您是方丈的关门弟子,如今方丈圆寂,留下遗言,由您接任方丈之位,主持大局,今日,朝廷太后,和皇后娘娘,领着京城三品以上的诰命,来我寺进香祈福,想来如今就在来的路上,时间紧迫,还需要禅师重整大局。”
坐下身后一排为首的一位,乃是玄难的大弟子无海圣僧,在静安寺,乃至于京城颇有名气,佛法精通,更是心有百姓,
见到北王妃没有顺着话说,卞氏心中警惕心大作,刚刚是说错话了,一个实权侯爷还真不是自己能随意议论的,要不是王爷那边,在他手下损失太大,生了闷气,自己也不会这样,
不过洛云侯好色,这一点倒是可以利用,就是他的那些妻妾艳名太盛,也不知是真的绝色,还是捧吹出来的。
方丈闭上了眼睛,缓缓出声,当了这么多年的方丈,看过历代方丈的手稿,知道无心说的不错,天下大乱的时候,哪路诸侯都要打压佛家,仿佛是定数一样,如何就容不下天下寺院。
“方丈功德圆满,一路好走。”
没曾想能干下这样事的人,竟然这么年轻,
“呃,我去,吃多了。”
方丈脸色一白,怎会这样,那么多年,还没有解开心结嘛,
“无心,世上的事,有因有果,我佛慈悲,讲究来世轮回,你现在可收了弟子。”
接着,各堂的住持忽然共同跪拜,
然后由小沙弥一路传唱,
“方丈圆寂了。”
周围的小沙弥还有寺院护法,以及达摩堂的住持,尽在周围聆听教诲,
到时候就看看公主殿下是真的隐居还是假的,要是真的,对这些视而不见,那还真做了无用功,怎么可能是无用功,历朝历代的公主,尤其是长公主,哪个不是给皇帝私底下拉郎配窑姐的,至于那个永诚公主,不知是不是盯着她呢。
无心阐师想到了江南寒山寺,洛云侯嚣张跋扈的样子,更想到了那些精锐的‘鬼面骑,’天下唯一的精锐,更不要说天下节度使何其多,
“方丈,十余载潜修,弟子游离京城,南下寒山寺,一路行来遍地流民,地方豪强欺男霸女,抢夺百姓耕田,天下怨声载道,并没有因为新皇登基而改变,所以说天命还在前太子身上,那才是个仁君,弟子本想放下残念,可终归放不下啊。”
秦可卿面色古怪,好像郎君去哪里,都喜欢买一些东西带着,倒也觉得好一些,果然是关外豪爽,没有那么多规矩,要是京城那些大户人家,规矩多的吓死人,
“嗯,做得好,”
“方丈,您的用意,弟子知道,只是要想恢复佛家盛世,恐怕现在不成了,不说京城朝廷的态度,就说天下各地动荡不安,饥民遍地,以至于京南民乱四起,”
随手拿起马鞍上记挂的水囊,解开袋子,咕嘟喝了几口,这才觉得舒爽一些。
刚夸赞完,忽然想到了,那个寺院有没有问题,
此时的北山,
一个面色苍老的主持,颤颤巍巍的在方丈室内,看着眼前平静的弟子,仿佛看到我佛,
“阿弥陀佛,无心,老衲终于等你回来了,你在寒山寺近十载,可在玄慈师弟那,找到了众生平等的大道吗。”
“阿弥陀佛,方丈,弟子也无太好办法,只有接触朝廷皇室,甚至地方权贵,才能暂时稳住他们,每逢大乱时候,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和藩镇,才是霍乱天下的根源,可惜,动不了。”
但时间不等人,毕竟朝廷太后就要到了,需要想个万全之策应对,
达摩堂的住持见众人悲伤,忽然大声说道,
“哎,谁说不是呢,岁月不饶人,人再美也有老的时候,”
无心禅师道了声佛号,
“阿弥陀佛!既然诸位师兄没有意见,贫僧也不推脱,接任师父嘱托,任静安寺方丈,这第一件事,就是敲响钟声,为方丈送行,然后,达摩堂主持,准备给方丈塑金身,在后山布塔,安排后事!”
只有跪拜在地的那些住持,心里明白,方丈刚刚说的很清楚,天下逢乱在即,佛家之首就是静安寺,静安寺何人能主持大局,几位阐师都没有把握,只有方丈这个最后的关门弟子,来历神秘的无心阐师,或许他能带着空门之人,躲过天下劫难。
方丈一脸的苦楚,伸手轻轻摸着眼前敲了一辈子的木鱼,眼中有太多的不舍,可惜朝廷,直到今日,时隔十年之久才再次登寺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