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赚钱,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也仅限于能养家糊口。
官学赔钱,但是能赚人才,所以官府愿意去建。
可是将官学、私塾产业化,形成产业链,这是没人想过的。
哪怕是到了后来,有了科举,形成了国子监之类的官学和贡院,那也没想过直接从学府中钻钱,赚的也是学生的钱,比如范进中举,范进就是捐的廪生。
本质上也只是收取束脩的钱,没想过从其他方面去赚钱。
因此,等到言晏和安期生在朝议上提出之后,各司衙门也都是眼前一亮,越想越觉得有搞头。
至于反对,没人去反对,原本赔钱他们都愿意相信,愿意去做,现在有搞头,谁有会拒绝呢?
“此次朝议,出孤之口,入尔等之耳,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切勿外传!”言晏提醒着朝堂百官。
天下可不止一个并州,若是让秦国和百家发现,那么以李瑶的商业嗅觉,完全可能照抄并州模板,诸子百家也都会跟风效仿。
现在他们就是打个时间差,等到一些发展成了产业链之后,一步先,步步先,秦国和百家想效仿,也只能分点边角料,而不可能与并州竞争。
“喏!”并州百官也不傻,这种闷声发大财的事,自己知道就好了,传出去,真当锦衣卫不存在?
“好了,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过会之后,言晏也没有再多折腾。
剩下的事就是丞相府和各司衙门去做了,作为君王只需要关注即可,并不需要事事去管。
退朝之后,安期生却没有离开,而是跟着进到了校政殿偏殿,同行的还有并州九卿。
“有事?”言晏有了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