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龙听着听着就目瞪口呆,虽然知道叶成学是挑选其中著名人物来炫耀,但是阵容还是太过强大。
他尝试着询问:“敢问社中可是有叫冯梦龙的?”
叶成学颇为惊讶:“王先生认识冯兄?”
王文龙想想,又问:“袁无涯、陈继儒想来也在社中?”
叶成学点头:“这些都是社中同辈了。”
王文龙点头,他终于确定这个诗社的大概信息。
明代的文人结社成风,大多数诗社都不会留下具体记载,但叶成学所说的这个吴山诗社在历史上还是留下只鳞半爪的痕迹。
这还得归功于《金瓶梅》的研究。
后世学者研究发现《金瓶梅》抄本在江南早期流传的过程就是通过一系列文人的链条进行交换的,而刚才叶成学所说的文人全都是研究《金瓶梅》手抄本历史中的一个个人物节点,加上王文龙补充的人物,《金瓶梅》的流传链条几乎已经补充完毕。
后世一直有人争论,像《金瓶梅》这种小说,非是亲密之人不会互相借阅,那各派文人的书信文章之中《金瓶梅》的这支流传链条又是如何形成的?
现在王文龙才明白,原来这些人互相交流小说的背后有同一个诗社作引导。
再想想这些人的思想背景,叶成学所(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