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马铃薯丰收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本来就没有多少适宜种植水稻的平地,所以一直到王文龙后世时的福建的粮食作物之中排名前三的还是水稻、甘薯和马铃薯。
其中马铃薯和红薯都是适宜在荒地上耕种的作物,而马铃薯的最大种植地方就是漳泉,还是特殊的沙地种植。
利用沙地冬种马铃薯可以减少土地使用空窗期,不与水稻抢水争地。
这一年因为救荒瓜菜仙人的信仰影响,泉州大量土地都种植了马铃薯,而最早收货的地方却是靠南的漳州。
当马铃薯开始陆续收获的时候,农民们才知道这种作物的厉害。
最开始百姓自己种着地,也知道马铃薯的收成会不错,但是当亩产量报上来的时候,徐学聚自己都惊呆了。
第一次在福建推广的马铃薯亩产普遍达到了一千斤,好的甚至能接近两千五百斤。
相比之下,作为主粮的水稻平均亩产也就在三百斤左右,好田的亩产也就六七百斤。
当然数据不能这么算,因为马铃薯的水分太大了,同等重量下新鲜马铃薯所能提供的热量也就是大米的五分之一不到,但即使这样,这玩意儿的产量还是能和作为主粮的水稻相当。
关键是这东西不和主粮争抢田地,完全可以在冬季种植,瞬间就让百姓对此粮食留下深刻印象,徐学聚已经打定主意,今年就开始在全省大力推广马铃薯,同时红薯、南瓜等作物也要大力开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