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闹完就跑
近现代国家想要融资只有三条办法,一条是通过发行主权货币,弄出适量的通货膨胀,凭空变出资金;第二条是扩大税收;第三条就是国债。
发行货币,大明的钞法早就给玩烂了,现在已经进入银本位,白银的来源还是从海贸中获得,发行主权货币敛财想都别想。
至于扩大税收,在前世历史上大明也试行过,结果是造成民变四起。
大明的税收体系实在太过于低效,经过万历皇帝这么多年的懒政,已经重疾难返,即使此刻开始扩大税收,能收到国库的钱,不知道有没有二分之一,百姓痛苦感却无比强烈。
最后就只有国债这一条路。
大明的盐引、茶引利润也有可见的增长天花板,根本承担不起多大的融资,而基于利润几乎无限的对外贸易所发行的船引自然成为国债最好锚点。
这三条建议都是王文龙反复思考之后得出来的办法。
大明的框架已经十分脆弱,根本经不起大刀阔斧的改革,必须要获得足够的海外利益之后,才能够对内动刀,东林党人内斗的办法,只会把原来的框架弄得更惨。
这次王文龙被逼迫主导上书,想来想去便正好用这次机会将自己为大明想道的道路全部说出。
王文龙知道这些道路肯定不能符合所有人的想法,但是至少能够获得一些商绅阶级的支持。
如此一来,东林党也只能捏着鼻子吞下,他自己也能够交差。
而最后,这次浩浩荡荡的常州会讲结局似乎也和他所预料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