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悦文中文网>女性小说>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45章 申时行的无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章 申时行的无奈(1 / 2)

第145章申时行的无奈

申时行放下书不禁长舒一口气,他实在难以描述自己现在的心情,因为这一本《国富论》对他的冲击实在太大。

申时行对于书中的种种内容感受极深,因为他曾经掌握朝堂几年时间,深深知到经济之学的重要性,按照书中许多内容的解释,再回想自己当年掌控朝堂时的作为,申时行能发现自己当初的许多想法都有违经济理论。

可是想来想去,却又没有再悔改的机会。

其实当时他的所为也并非完全出于本意。

申时行并不是古板的士人家庭出身。

他的生父申士章是长洲的富商,和尼姑私通生下了申时行,出于颜面不敢带回家去养,于是托给当时的苏州知府徐尚珍收养。

徐尚珍又将幼小的申时行过继于自己的舅舅家,小时候申时行姓徐,他自小跟着自己做商人的养父一起做生意,因为生父养父都是商人,所以他自小是被当做一个商人后代来培养的。

后人以为申时行古板,但其实申时行靠着自己的聪明头脑从小就长于商业,论起做生意的本事,他比起大明的许多官员不知要强到多少去。

只不过申时行在学习经商的同时文人的才学却是掩都掩不住,在科举难度登天的应天府乡试,他一举就考取第三名,二十七岁赴京参加会试,又得中状元,这之后申时行才回归祖籍改姓申。

申时行的这段传奇经历在苏州家喻户晓。

此时苏州已经有小说话本《玉蜻蜓》面市,话本内容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