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悦文中文网>女性小说>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59章 《旬报》北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旬报》北上(1 / 2)

马堂收税根本没有一个满意的税额,他的收税方法其实跟绑票没什么差别,就是利用心理压力,让你自己提高价码,能提多高就提多高。

最后利玛窦能够出来还是因为利玛窦汇报万历的奏疏中说利玛窦带了一座自鸣钟上京贡献,万历对这东西挺好奇,等了几个月没见到利玛窦进京,于是专门写信问马堂:

“那个大西洋人可到临清,他在奏书中提到的自鸣钟怎么还不送来?”

马堂这才知道利玛窦的重要,连忙把原本已经摆到自己府上的自鸣钟还给了利玛窦,还写信给万历通知“利玛窦已到临清”。

“不提这些糟心事了,”徐学聚摇头说道:“如今我不做福建左布政史,海防之事建阳也不好插手,接下去不知建阳有什么打算?”

王文龙说道:“《旬报》在福州的销量已经达到一千五百份,再想要继续增长也很难了,趁着这段时间《旬报》独立出来,我打算去苏州半个分社。”

“去苏州,”徐学聚思索一番连连点头:“江南大藩地,若是《旬报》能够在苏州有一根据地,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他询问王文龙:“在苏州办报需要的资金人员可要镇宁楼这里支持?”

巡海道驻扎漳州,署衙建于嘉靖年间,因为巡海道负责整个福建的海防之事,所以衙门布局和一般的文官衙门不同,更像军政衙门,名叫“镇宁楼”。

镇宁楼自己有兵有粮,在福建的权势极大,王文龙现在帮徐学聚行走,只要在福建地面上说一声“镇宁楼办事”,福建沿海各地卫所、营官都会奉他为上宾。

“钱和人手都有存项,”王文龙说道,“这事情大人可以放心,我自会安排妥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