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叶向高给李三才写了书信,又帮王文龙写了帖子,于是王文龙到国子监请了个假便直奔扬州,两人第一次见面李三才就热情道:“建阳打算开办一个时事报刊?”
“正是为此事而来。”王文龙点头说。
“这是大利民生之事也!”李三才高兴说。
没错,李三才在所有场合都表现的十分支持民意,对于办报之事大为支持。
这两年他总管漕运,每次都头铁的和监税太监对抗,已经将全天下反对矿监税吏的声音和自己绑定在一起。
于是李三才虽贪污,但每次对他的攻击都被他转化为对抗税官员的坑害。
比如今年李三才建议开渠建闸,修整运河清口一段,短短的一段工程,报价二十多万,而且他直接留下漕粮接济,这里头李三才不知贪了多少。
督储侍郎赵世卿力争此项目有问题,李三才被弹劾后直接请求离职,万历皇帝看了赵世卿的奏疏后也直接同意。
接着一瞬间从淮阳巡按、巡漕御史到京中的给事中、御史全都上书为李三才喊冤。
连淮河沿岸居民都站出来喊冤,表示李三才是惟一能对付税监太监陈增的人,此人绝不能离职。
李三才在凤阳和淮河漕运上怎么捞钱运河沿线百姓不知道,但他在淮河沿岸拘捕盗贼、对抗太监,许多百姓真就觉得他是个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