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朱熹的方法,无论是学习还是更深入研究,第一步当然是回顾过去朱熹的研究,而这样一来朱熹研究中的错误必然也会被发现。
王文龙现在不说,再讲两节课也得刨到朱熹的问题上去,还不如早讲早习惯。
其实客观来说,朱熹确实是一代宗师,于许多学问都有开创之功,虽然他的一些研究到了明代就已经落后,但放在他生活的年代绝对是学术先锋。
朱熹《楚辞集注》有错漏,但为何流传如此之广,因为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学者他注的更好。
朱熹在后世的名声褒贬不一真正原因是后来人拿着朱熹的研究成果,垄断了理学的话语权。
用着人家成果,却不让人家的研究继续发展,反而是继承了朱熹研究方法的乾嘉学派挖了程朱理学的根子。
说白了,考据学家的对手并不是朱熹。
就像孔子死后对儒家就没了解释权一样,朱熹又哪知道他死后几百年这些道学家扛着他的名头会去做什么事儿?
王文龙不理会堂下众人(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