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张鼐一样,许多江南读书人看了《中华文明入台史》都对东林党弃台的言论大加驳斥。
而在福建,此时讨论最热烈的就是开海禁海的议题,这篇文章正得其时,引起的反响自然更大。
漳州诏安县,夏宏手拿着一卷文抄走进沈鈇的书房,笑道:“继扬你看看这是什么?”
沈鈇接过他手中的文件,看了一眼,惊讶说道:“是京城抄报行印的《中华文明入台史》?此文已经传到京城了?”
此时各地的印书作坊使用的字体很不相同,京城的印书喜欢用较肥的宋体字,墨色黑中泛着些许微红,这年代喜好藏书的人家一眼就看得出印刷品的产地。
夏宏点头:“这是我京城中的朋友专门寄来的,王建阳这篇文章已经传入京中,实在没想到此文能够流传得如此之快!继扬,我们于此事之中也有一二功劳呀。”
沈鈇也是大喜,捋着自己的白须点头道:“总算是不负八闽父老之望了。”
沈鈇是万历二年的进士,当过九江知府、礼部主事,九年前告老还乡。而夏宏则是潮州人,也是进士出生,曾经做过沈鈇老家诏安县的县令,且和沈鈇是多年好友。两人都熟悉漳州的情况,是坚定的开海派。
王文龙的《中华文明入台史》在《旬报》发表之后,沈鈇就看中此文能成为开海派的立论根基,组织了漳州商户将这篇文章印发,一口气直接印了上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