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明文坛都在关注《东人平生录》,不仅仅是因为小说写的好,更重要的是此书的写作手法上的突破。
这本小说所使用的平实写作技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众人所见的简单矛盾塑造人物的方法是超脱时代的。
如第二期的小说连载中,周家老二想要依靠广宁佥事的儿子成为军官,却被对方摆了一道,还被佥事公子被当成踏脚石供自己上位。
这个仗势欺人的二代形象引得许多读者破口大骂。
王文龙把代入感写的太足了,读者们都不自觉地带入周家老二的视角,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被桂家少爷耍弄的楞头青,而且对方在耍了自己之后还一副洋洋得意用了就丢的模样,所有读者都感到无比憋屈,接着便是想到佥事公子就咬牙切齿。
这导致《管窥》第二期发行之后,“佥事公子”这个反派小配角几乎成为了京城中最为人痛恨的艺术形象,精神百姓骂起这个角色,甚至比骂杨家将中的潘仁美还要狠。
佥事公子这个角色在识货的作家眼里实在写的太利害了:
此人物所做的事情其实不过是官场之中常见的情形,全过程中不过是用了些人心计量,甚至手段都不算残忍,无非是把周家老二耍了一道——动刀动枪、杀人栽赃这些大明官场之中真正阴狠的手段都还没上呢。
但是这人物写出来却能够让读者这么痛恨。甚至将之与潘仁美相比。
潘仁美,那可是害了几万将士性命的卖国贼啊,佥事公子做的这点事情跟他比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