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河码头。
一个打着“时报”招牌的书船缓缓摇到码头边停靠。
在王文龙前世现代报纸业进入中国的几乎同时,电报也就出现。
中国近代的报纸编辑和记者们几乎是刚入行就已经习惯于使用电报快速及时的传播信息。
但本时空的报业却走了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就像欧洲各地的小报一样,电报出现之前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慢,哪怕是报纸的记者和编辑们也要通过多方打听,才能知道附近地区有什么新闻,而了解附近州府情况的最好方式就是购买周边地区的报纸。
只有全国性的大报纸才会在多地派驻记者建立记者站,这些记者站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析收集当地的新闻,选择重要内容写成报导及时送回报社总部去。正是因为记者站收集信息的能力出众,后来许多地区记者站都会成为情报部门的伪装机构。
在江南,能够建立记者站的报纸,也就只有《苏州旬报》等寥寥几家,哪怕有记者站这年代的信息交通也实在太慢,往往还不如直接买外地的实时报刊更方便获得新消息。
大运河上商人聚集,对于实时信息的要求更强,勾连各省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