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师爷跟王文龙一起走出县衙,就见王文龙自己套了两辆大车停在县衙后门,不禁好奇问道:“员外郎带了这么多人来?”
“都是帮忙修建大堤的人材,为同骆大人沟通,便把人都带来了。”王文龙笑着回答。
“王员外果然关心百姓。”那师爷称赞了一句,并不如何在意。
师爷做了架滑杆在前面走,王文龙则钻进马车,一进车厢便同正在捣鼓一个木头匣子的段逢紫道:“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车厢中四面都被红色的厚布封死,只有一点微光,在黑洞洞的车厢里段逢紫正在往一张厚纸片上涂某种溶液。
他闻言笑道:“随时可用。”
“采访机会不容易,待会儿可别出了岔子。”王文龙嘱咐。
“建阳放心吧。”
段逢紫在捣鼓的东西正是王文龙交给物理学社化学家们的第二个化学项目:感光液。
照相机的原理很简单,相机模型以及镜头等东西早在第一批玻璃制作出来之时就已经试制成功,而近代照相技术出现的最大门槛其实是性能优异的感光液。
自然界中受光照会变色的物质不少,但能作为照相底片感光液的物质必须要有制备容、易着色稳定、变色快、感光度高等等性质。
在相机出现的早期,各个摄影家所调配的感光液配方都不相同,而且其中许多材料不一定能在此时的大明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