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悦文中文网>女性小说>盛唐挽歌> 第314章 国家养兵百五十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4章 国家养兵百五十年(1 / 2)

第314章国家养兵百五十年

徐祛病带着他的残部,离开了亹源。为了报答方重勇的大度仁慈,他告诉了这位河西节度使一个少数吐蕃人才知道的秘闻。

从亹源出发,顺着大通河一路南下,不到五十里地,有一条吐蕃人与大唐商人的走私小路,被双方昵称为“茶马小道”。

因为陇右地区被唐军长期封锁,贸易不通。所以长安来的商人,并不会去鄯州,而是喜欢走到兰州以后,顺便在去河西走廊去西域之前,先搞点“外快”。

主要是获得路上必须要用的廉价马匹。

而亹源与大通地区的吐蕃人,也需要将自己放牧的牛羊卖出去,换取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于是这条直通大通地区的茶马小道便应运而生。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亹源这边的大通河两岸非常狭窄,不方便货运,但可以走人。所以吐蕃人便将货物,也就是那些牛羊甚至是乳酪制品“打包”好,固定在木筏上,然后让这些货物顺着大通河一路流向下游。

纳雪小东岱是隶属于孙波茹,也就是苏毗区的一个东岱。

其实不仅仅如此,就连亹源直通大通地区的小路,起码都有五条以上。

虽然北线的压力暂时减轻,但南线的吐蕃人却加大了对石堡城的攻势!

方重勇这些唐军将领们不了解的是,亹源虽然是吐蕃人的后勤总基地,但吐蕃军也有自己前线所属的囊霞,物资需要从亹源转运。算是一种分散部署,分散风险的做法。

而且大通本地还有耕地,有牧场,可以提供相当一部分军队口粮。对北线吐蕃军影响最大的事情,反而不是粮草,而是亹源储存了很多军械,包括箭矢与铠甲,这些已经没办法送往前线了。

马德,怎么老子走一次夜路就能撞到鬼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