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我国机动车的保有数量仍然低得可怜,全国加在一起尚不到二百万辆。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京城大街上行驶的汽车,无论型号还是数目,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大部分能见到的机动车,还是解放牌大卡车、松花江牌大客车和630中型旅行车、130中型卡车,以及212吉普车。
甚至就连三轮摩托车也尚未淘汰。
这一年,我们的沪海牌轿车,此时才刚刚开始考虑在车内安装空调的问题。
这一年,我国与外国知名汽车厂商合资生产汽车的计划尚在谈判考察阶段。
所有国产汽车里,也仅有红旗牌轿车勉强上点档次。
至于其他的进口小型轿车里,华沙、胜利、吉姆、奥斯丁、斯坦达这些接近于淘汰的老旧车辆又占了大部分。
所以别说德国奔驰、法国白茹,美国克莱斯勒,这些真正上档次的国际名车,国人难得一见了。
哪怕像大发、三菱、达特桑、丰田这些日产经济型车辆,或是波罗乃兹、菲亚特这样跟玩具差不多的小玩意,也算是凤毛麟角的好车了。
实事求是的说,在这个汽车还不普及的年代,甚至就连驾驶员职业的技术含量,那都让普通人极为羡慕和崇拜。
别说在各个单位里,汽车司机都是受人尊重的高端人才。
大可以随着性子耍脾气,端架子,奖金拿头份,拿领导开玩笑,给上级脸色(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