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内城外城有别,当时除旗族和少量工匠之外,民人只能住在外城。
于是乎,不但前门附近逐渐变得会馆林立。
琉璃厂也成为这些学者们,以及进京赶考的举子们,看书、售书、购书和换书的最佳去处。
与之同时,还引发了金石考古之学的发展与发达,带动了古玩商们来琉璃厂开店经营。
无论金石、陶瓷、书画、碑帖、古钱币,还是涉及风雅文化的其他行业,均在此情形下发展起来。
琉璃厂的名气也就这样打响了。
琉璃厂真正成势,繁荣兴盛以来,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经三百多年的世事变迁了。
那么这条街上自然有许多知名老号。
像容宝斋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家。
容宝斋的前身,是成立于1672年的松竹斋南纸店。
原本只是一家单纯经营各类纸张以及文房四宝的店铺。
但这里的木版刻印技艺和书画装裱修复技艺,非常有名。
乾隆年间,内廷官文用纸、朝廷的考试用纸都是专门由松竹斋提供的。
光绪二十年,由业内高人庄虎臣出任店铺经理。
他为债务缠身,经营陷入困境的松竹斋做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就有把店铺更名为容宝斋,并扩充多种业务的决定。
于是从此,容宝斋不再局限于做笔墨纸砚、文房(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