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本应该赚的盆满钵满才对。
可最后账面上却没挣来几个。
那些利润都落到哪儿去了?
就是被厨师吃了、拿了。
有的地方管理疏松,甚至有厨师胆大包天的把整鸭整鱼拿走,转而进行倒卖的。
那不用说,这样的餐饮企业,账上就只会呈现出绝对的赤字了。
再家大业大的企业,又有多少钱禁得住这么天天往外扔的?
“坛宫”饭庄也是一样的。
开业之始,毫无疑问,是靠各处餐饮企业的优秀厨师和职工大力支援,才把饭庄办起来的。
但在这些人带来了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也顺带着把餐饮行业的通病带来了。
多亏宁卫民一开始就在服务质量和烹饪技术上要求高,抓得严,而且奖金也舍得给。
“馋、懒、奸、猾”四个字,才会去了三个,就剩下个“馋”了。
但留下的这一个毛病也了不得。
从开业到现在,仅仅四个月的时间。
宁卫民就注意到“坛宫”进货成本和营业额的比例,已经从大致1:5,变成大致1:2了。
进货的数量可成本都增长一倍有余。
如果具体举个例子的话,就是一道“清汤茉莉”,卖给客人六元一份,十个人就是六十元。
按照正常做法耗费的材料,应该包括两(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