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缨街上,如意酒楼大门前。
即便是来时不怎么情愿的杨掌柜,也不得不承认。
如意酒楼请来的说书先生,真是水平高超。
人家把当年给丰州城打下太平盛世的武安侯的生平融会贯通,娓娓道来。
是在说故事,却又不只是在说故事。
听得杨掌柜都热血沸腾,惋惜自己和武安侯没差多少年岁,偏偏当年还只是一个乡下的穷小子,没有机会、更没有那份魄力参军,便一直没能瞻仰到这位大楚百姓心中的战神的风采。
直到醒木被拍下,说书先生抛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晓”,悄然退场了。
杨掌柜这才回了神。
他尚且如此,拉他过来的齐掌柜和台下人就更别说了,意犹未尽的感觉比上午更甚了。
齐掌柜抓心挠肝地直嘟囔:“这如意酒楼太鸡贼了。武安侯戎马一生,光他的生平编成故事,就能说上十天半个月了……”
旁边桌上的客人附和,“就是呀!想听后头的,就得日日过来报到。一坐下至少就是十文钱,再吃吃喝喝,百十文钱都打不住。”
“都怪这如意酒楼把说书台子搭到了街上,让人经过了想不注意到都难!请的还是咱们这儿最出名的‘三寸舌’,巧舌如簧,妙语连珠,勾得人恨不能一直听下去。”
正说到这,只见那外号叫三寸舌的说书先生,经过简单的休整后,重新登台拍响醒木。
当然了,如意酒楼打定主意要趁着时事的东风,狠狠赚上一笔的。
故而那三寸舌再登台,便不是接着武安侯的生平来讲了,而是另起一头,说起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