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就是琅嬅的丧仪,和拟定谥号,弘历任性了起来,下令提高琅嬅的丧仪的规格。
皇后丧仪的规制记载在《会典》里,此后圣祖的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世宗雍正孝敬宪皇后的大丧仪,一律循例而行,从未讣告在外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照京师治丧。
如果按照弘历的旨意来操办的话,令总理皇后大丧仪的王公大臣进退两难的是,照例行事,难免龙颜不悦,而违例提高丧仪规格,又必然遭致非议。权衡之下,他们决定索性抛开本朝《会典》而援引先朝《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联衔奏请外省一律照京师治丧,理由冠冕堂皇:“大行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弘历自然照准了。
于是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就大清目前而言,尚属空前。
丧仪期间礼部呈上为琅嬅拟定的谥号,历来规矩礼节如此。
但弘历再一次任性的要亲自给琅嬅定谥号---孝贤。(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