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
在李善民这个生产队小队长的指挥下,李窑村的村民们一起找来各种工具和原材料,互相搭把手,在旁边的空地上合作搭了个棚子。
按照李善民的要求,棚子既要结实,又要宽敞。
方便拖拉机停放在棚子里面。
首先在空地上选四个角,挖四个坑,接着再选四根十分干燥结实的树干,分别插进四个坑里。
把作为支撑的四个柱子弄好。
接着以四个柱子为支撑点,在上面搭一个由木棍和木条钉在一起构成的顶棚架子,最后再铺上干燥的茅草,用麻绳一个一个系好,绑结实一点。
接着再用木棍和木板,简单挡住棚子的三面,只留下靠近道路的正面,充当拖拉机的出入口。
按照李善民的说法,先这么对付着。等忙完了河道里的工程,再挖土和泥,做点儿土坯砖。
再用土坯砖把那三面都给垒起来。
这辆拖拉机可是宝贝疙瘩,李善民舍不得让拖拉机受半点儿的风吹日晒,肯定要好好保存。
李长歌心不细,干不来细致的活。让他帮忙,纯粹是帮倒忙,只能在旁边递个东西什么的。
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儿的功夫就把棚子弄好了。
作为李窑村生产队的小队长,李善民最后再检验一下这个简易的棚子结不结实。他绕着棚子四周转了一圈,这摸摸,那碰碰,再摇晃摇晃一下柱子。
确认可以使用后,这才点点头。
随后冲着旁边不远的李长歌招呼道:“好了长歌,剩下的就交给你了,把拖拉机开进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