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制片厂那套还是可以的,我估计国内电影工业化起来后,还得回去。”
李牧想起了当年老制片厂模式下的电影生产方式。
制片厂监督,导演虽然是最大,还是受到了相应限制。
结果后期改制之后,导演中心制得以延续,制片厂监督名存实亡,国内的导演一朝去除束缚,瞬间如同脱缰的野马,打着自由创作的旗号,在放飞自我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最典型的代表,陈凯哥
“梦影传媒的制片不就有点像这套嘛。”
郭番笑了笑,在梦影虽然导演权利也很大,但是像剧本之类的,一旦定下来几乎就不允许改动了。
李牧就是怕有些导演,拍着拍着,开始膨胀了,肆无忌惮的更改剧本,追求艺术,要的就是火花,结果电影被观众“火化”
今年的魔都电影节,吸取了去年的教训,金爵奖中外对抗分了果实,也算是阖家欢喜吧。
但是金鸡的骚操作还是一如既往:如果要参与单项奖角逐,影片投资得过800万人民币。
那么没到800万投资的电影怎么办呢?
有个小成本影片评奖单元只能选出最佳影片,但是没有单项奖了
“哦,少了800万的,人家不带(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