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悦文中文网>现代都市>华娱从北电2002开始> 第808章 难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8章 难度(1 / 2)

在经历民航局、电影局以及市宣传部的联合慰问团,又经历刘伊菲和小包子的探班,剧组慢慢回归平静,也开始了高速拍摄时期。

去年川航事件,或许很多人只是看了文字,大概了解了一番,根本不知道3U8633飞机里驾驶舱的三位飞行员有多牛。

但是这个难题必须要解决在电影里,深刻塑造出来,否则这部电影就是失败的。

就像是《萨利机长》里美国交通运输调查局对于萨利机长的审查。

在经历多次模拟飞行验证成功后,拿着计算机的这个最优解去质疑机长,最后因为反应时间的反转,而侧面证明了其选择迫降的难度一样。

《中国机长》也需要去塑造独属于这次事件的“难度”,告知观众,而不是如同媒体一般仅靠文字。

但是《中国机长》的难点在于,电影需要侧面证明,但是直接的视觉冲击更是调动观众的情绪点。

零下40度,800公里时速飞行,风速达50米每秒,风档破裂,驾驶舱完全暴露。

两位机长和副驾只穿了衬衫,由于地形原因,飞机无法立刻下降高度至3000米以下,氧气不足。

这已经是完全超越了人类生存极限的环境下,刘传健机长把飞机安全降落至成都。

这些是新闻里无法体现的画面,但是电影里必须呈现。

“李导,鼓风机、高压液态管和高强度风筒准备好了。”此时剧组工作人员已经搬来了道具。

鼓风机是给驾驶舱几人用的,高强度风筒则是给机舱用的,用来制造机舱内失压的气流效果。

“各位,难度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