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完整的玉具剑由四个玉饰物组成,它们分别是剑首,剑格,剑璏,剑珌。”
玉剑首,其实就是剑柄底部的圆形饰物,最早的实物出土于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到了战国时剑首圆而薄,中央饰有涡纹,外缘有弦纹、云纹、卧蚕纹等装饰。汉代的剑首较战国厚度变小,正面凹塌,背面有一个圈槽,圈内有两三斜穿孔,光素无纹,正面比背面的直径略大,形成斜坡状。
剑格是镶嵌于剑柄与剑身交接处的玉质饰物,正视略成长方形,中部逐渐凸起一脊,侧视为菱形断面,穿孔有长方形、椭圆形和菱形。
剑格的两面均琢有纹饰,一般为兽面纹、卷云纹、几何纹,浮雕的螭纹等,这套装具上,诸大师就是仿雕的螭纹。
剑璏是镶嵌于剑鞘上,供穿带佩系之用的,俗称文带。
璏在几种剑饰中占的比例最大,以汉代出土和传世的数量最多。璏嵌于剑鞘中央,正视为长方形,其上雕琢云纹、兽面纹、螭虎纹等纹饰。底下有一方框,便于革带穿过,可固定剑于腰带上。
汉代剑璏体积较战国加大,下面的孔高于前代,孔的上壁厚于下壁。剑璏表面用勾撤法起边挖地雕出边框,制作细腻,磨制光滑。
剑珌是安在剑鞘尾端的玉制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战国(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