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排行第三,云字辈,俗家姓白,故而被秋叶赐予道号白云。
他三岁启蒙开悟,自幼熟读万卷道藏,其义自通。
于三十岁那年开始动笔,历时十余年,完成《南华经注疏》、《上清大洞真经注疏》、《始真经注疏》、《黄庭外景经注疏》、《黄庭内景经注疏》、《太上感应篇注疏》等六大注疏,是为道门十二仙中才学最高之人,得知著大真人尊号,远甚于其他寻常大真人。
承平十年,白玉受掌教真人之法旨,主持重新编撰修订道典。
以《正统道藏》、《正明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之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整理分类,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门论集、道门众术、道门科仪、仙传道史等六大部类。
各部类所收经,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构建目录索引,其工程之浩大不下于蓝玉主持编撰《承平大典》。
整个修订过程历时八年,于承平十八年的年底完成,新道典问世之后,被道门上下视作天大功德,由此在白云道号之后缀上一个“子”字以示尊崇之意,从此之后无论平辈还是晚辈,皆尊称其为白云子。
白云子来到高阔的玉清殿殿门前驻足而立,不多时又有两人先后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