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编号:500921473,绝对目视星等:4.71,演化阶段:主星序正中,带有九颗行星。这是588332号探测器发回的信息。”
刚刚毁灭了一个充满生命的恒星系,彭怿辰有些疲惫的闭目休息。
但旗舰执勤官的报告声,还是将他打起了精神。
因为这是他必须保护的地球。
他没有办法利用自己执政官的权力,明目张胆维护地球上的生命,所以他必须利用现有的规则完成自己的保护行为。
“一个精致完美的行星系。”舰队司令官看着太阳系的全息投影图,忍不住赞叹。
彭怿辰今天第一次在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你说得对,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恒星系,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拥有生命和文明的生命。”
舰队司令看执政官的精神稍微振作了,连忙笑道:“希望这个文明能够达到2C文明的标准。”
彭怿辰笑着点点头,对战舰执勤官命令道:
“让588332号探测器立即对3号行星有进行检测,监测点暂时设为30个随机点。”
“阁下,这个监测点是不是安排的太多了,我们时间很紧。”舰队司令官说。
“照我说的做。”彭怿辰坚定地命令道。
战舰执勤官看了一眼司令官,看到他不再阻止,就立马回道:“是,阁下。开始3号行星生命检测,波束发射。该行星有中等密度的大气,表面大部为海洋覆盖……”
来自太空的生命检测波束落在地球亚洲大陆东南方向某处。
这道波束刚刚落到地面上,就摊薄成一个半径5公里的圆形波状物。
如果是在白天,一般人甚至能够用肉眼觉察到这波束的存在。
在圆形波状物的覆盖范围内,一切无生命的物体都被投射成了透明的。让范围内的所有生命都无所遁形。
战舰上,碳基联邦的人并不知道这是哪里。
但彭怿辰却从那全息投影图像上,一眼就看出这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的某一片山区。
那些黄土山丘和奔腾不息的黄河,在全息影像里如同水晶般晶莹剔透水晶圆塔和黄金河。
月光的光子透过这些山水,形成了一幅寒冷却又温暖的瑰丽奇景。
只有被波束感知到存在生命的物体,才会在这全息影像里,保持原本的形状被展示出来。
成千上万的人、树木、草、花和蚂蚁,在这水晶透明的世界中,竟然纤毫毕现的展示了出来。
当然,对地球上的人来说,这种光波只出现了千分之一秒而已。
即便看到的人,也一定会认为自己产生了一瞬间的幻觉。
与此同时,一所黄土高原上的山村小学,正好位于这检测波束的覆盖区中心。
“1号随机点检测,结果……监测范围内生命数量9209022个!其中存在思维器官的生命数量380200个。思维器官较发达的生命421个!”
检测波束对直径5公里范围内,众多种类生命体进行详细的分类。
然后,智脑在毫秒时间内,对范围内的生命结构的复杂度和初步估计的智能等级,进行了先后的排序。ΒiQμGΕQ
然后,波束迅速收缩,汇聚回探测器上。
可惜,华夏境内唯一的监测点正好位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这里的村民仅有421个,其中接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仅仅只有一位乡村教师。
彭怿辰的智能场,直接接收到从探测器上发回的全息图象,他把这图像放大到整个指挥室。
那所山村小学的影像,掩盖了整个指挥室的宇宙背景,成了最显眼的存在。
图象处理系统隐去了没有什么的砖石土坯房屋。
只有一群幼小的生命体的图象星星点点的聚集在这个破败的房屋里。
这些生命体的外形太不醒目了,几乎同他们周围的黄土高原融为了一体。
智脑只好把全息影像里,更大范围的黄土高原也隐藏掉
这时才看到,原来在这一群幼小的生命体中间,还有一个稍大一些的生命体。
但这个生命体的活力基本快要消失了,如果没有外力的影响,那么这个生命体应该在十几分钟内,就会彻底死亡。
但即便如此,彭怿辰还是能看出,那个快要死亡的生命,正在极力的给身边那一群幼小的生命体传输着什么信息。
随着他每一次的传输,那些小生命体的生命之光,都会根据清晰一点,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那么一点点。
但却依然让这些小身体,如同一朵朵小火花,悬浮在指挥室的虚空之中,显得越来越灿烂。
而那个稍大的生命体的生命波动,却已经那么黯淡和脆弱,好像一阵风就能吹熄的烛火。
这时,一束纤细的四维波束,从旗舰上发射了出来。
这艘足足有四个月球大小的旗舰,此时正停泊在冥王星的外层轨道之外。
就好像太阳系多除了一颗行星一样。
那束四维波束在三维空间里,用超越光速的速度,瞬间就到达了地球。
波束穿过土坯修建的乡村小学教室的房顶,以基本粒子的精度对这十八个孩子和那个老师进行了扫描。
他们的身体微粒,以人类难以想象的速率被传回到了冥王星附近的旗舰上。
很快在远超地球人类想象复杂的旗舰智脑里,老师和孩子们的数字复制体形成了。
“对那个较大的生命体,执行传输方式,把他带到战舰上来。”彭怿辰眼中闪过一道庆幸和悲伤的神色。
他下达了一个让指挥室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命令。
舰队司令看着他还想说什么,却被彭怿辰的智能场的颜色吓住了。
那是无比深邃的黑色,代表碳基人内心无尽的悲伤。
这个战场猛将,一时间竟然不敢开口了。
就在碳基联邦舰队的旗舰上,彭怿辰下达了把这个乡村教师传输上旗舰的命令时。
这名把一辈子都放在这些村里孩子身上的老师,还在声嘶力竭的讲着最后一堂课。
“下面我们讲牛顿第二定律……“
他心急如焚,极力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给黄土高原上的娃们多讲一些。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首先,加速度,这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它与速度是不同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
比如:一个物体现在的速度是110米每秒,2秒后的速度是120米每秒,那么它的加速度就是120减110除2.5米每秒,
咳咳咳,不对,是5米每秒的平方;
另一个物体现在的速度是10米每秒,2秒后的速度是30米每秒,那么它的加速度就是30减10除2,10米每秒平方;
看,后面这个物体虽然速度小,但加速度大!
咳咳咳,刚才说到平方,平方就是一个数自个儿乘自个……”
乡村教师一边咳嗽,一边讲课。
他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头脑竟然越来越清晰,反映也从未如此敏捷。
他想,自己生命的油灯应该已经快要油尽灯枯了,但借着这最后一段灯芯,他还要发出一股比以前的还要亮十倍的火苗。
他尽最后一点力气,把一点点,哪怕一点点知识塞到这些娃们的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