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1 / 1)

位处世界顶尖景区, 居高临下可见祖龙墓,合葬对象是兵仙韩信。集人文与历史于一体,合自然美景与人间烟火共一色。假如真有鬼神, 这墓地也是寸土寸金的绝佳地段。韩信先是愣了片刻。作为纯正的古人, 作为要找万户人家给阿母守墓的古人。他一时间无法接受如此简陋的坟墓。但他的墓碑旁就是君上。大秦的二世皇帝, 世代称颂的圣皇, 了解他的才能与为人的君上。世间若有鬼神, 当为君上退避。世间若无鬼神,坟墓简陋何妨。这边两个当事人接受现实,有着壮观陵寝的始皇帝嬴政却是眉头紧锁。他一度以为秦二年近四十都不修陵寝,是想以千万奴隶或万万俘虏为她修建一座更大的陵寝。却不想她竟然接受墨家的节葬思想,就没打算修陵寝。嬴政依旧相信鬼神的存在——至少这天幕就应该是神仙手笔。秦二杀尽祭司却无鬼神阻她, 嬴政认为或许是鬼神不能直接干涉人间。他如今不信鬼神,也只是不再信鬼神能让他长生。秦二此般行径……“女儿带着女婿找他要饭来了”。嬴政眉头逐渐舒展。即便秦二什么陪葬品都不带,他亦能庇护于她。………墨者们震惊失语。他们一度觉得天幕说墨家不认可秦二治儒只是在说笑。墨子的节葬很难推行出去, 目前只有墨者自己的葬礼会推行节葬。再贫苦的黔首, 只要还没有贫苦到活不下去,就必须拼尽全力去为父母厚葬。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孝。不孝者,为乡邻唾弃, 为世所不容。秦二却以帝王之身践行节葬, 甚至让信王也随同节葬。这必将影响整个大秦!“不信鬼神, 才会去节葬啊。”墨家张行也发现了墨子学说的矛盾。他们能分得清明鬼的目的是让君王与臣民心有忌惮,可对于墨家之外的人, 就只会在听到明鬼时更加反对节葬!好在有秦二助墨家去芜存菁。………在墓室外劳作的始皇帝陵寝刑徒转头就能看到骊山。“太子以后就葬在那”“秦三世怎么能如此不孝”就连被迫为始皇帝修陵的刑徒, 都在指责秦三世, 其他大秦的黔首就更无法接受。他们不认为这是秦二的决定,纷纷认为是秦二的继承人不孝, 才会让她的坟墓如此简陋!厚葬之风,古来有之。相信鬼神的存在,就必然相信死后的哀荣。则必然相信陪葬品愈厚重,死者才能在死后的世界过得更好。【我们这个时代节葬已经成为主流,虽然也有部分人喜欢风光大葬,但说实话也就是葬礼隆重一点,和古时候的厚葬就不是一回事。】【要知道什么叫厚葬,请参照始皇帝陵。】【那我知道现在为什么没厚葬了,因为国家不给批辣么大一块地。】【满分!】【这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不过厚葬陋习能止住,还是秦二的功绩。】陋习。厚葬怎么能算是陋习这是第一次天幕给出的说法最不被黔首接受的一次。天幕说鬼神不存在,黔首们得出的结论是鬼神也怕圣皇,但也不会去驳斥天幕。毕竟天幕就很像鬼神的造物。说到底,鬼神之说与黔首们的生活并不相近,利益关联尚浅。但厚葬不是。节衣缩食、倾家荡产也要厚葬父母的人,支撑他们这么做的,首先是不这样做会被人指为不孝,其次就是他们也觉得自己苦一辈子,死后得到孩子的厚葬,也就能在死后世界过得更好。又怎么可能接受厚葬从自己开始打住【要论什么是厚葬,最好还是从墨家的节葬开始讲起。】【我们都知道墨子他老人家是位很神奇的老祖宗,在别家学说都在竞相迎合统治阶层来管理底层民众的时候,只有墨家几乎所有主张都在针对君王。】【只有强者才会抽刀向最强者!】【主打一个头铁。】【不管他的主张是否切合实际,但论勇,我真觉得兵家都得往后稍稍。】这就是始皇帝不仅不再用墨家,还要派人监视他们的原因。嬴政很喜欢监视这个词,这是从燎原二营的工作汇报中看到的。对帝王抽刀,嬴政没把墨家灭了,那都是因为他顾及秦墨对大秦统一六国的贡献。也是相信墨家翻不出风浪。他认为没有君王会接受他们的主张。嬴政瞥了眼秦二。这个例外。
………自认是兵家的英布自然不服。墨家凭什么跟兵家比勇“墨家的天志明鬼,是用来恐吓君王不要做坏事。”周顺只用一句话,就给英布说得哑口无言。兵家再勇,敢针对自家的君王吗忠勇,对将军的评价里忠还在勇的前面。………燎原营因嬴云曼的缘故还敢议论一下墨家怎么针对君王。其他地方就都很安静。就连声音最大的儒家学子都在此时保持缄默。墨家许多弟子惊得面容失色,连忙询问巨子张行此事是否为真。张行点头,就地向弟子们以最坦然的角度讲述墨家学说。对,以前还得藏着掖着。现在被天幕曝光,那就不装了。兼爱非攻是让君王少打仗,平等爱护所有臣民。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各级官员、甚至连君王天子都应该是择天下之贤可者。尚同主张百姓中贤明的可做官吏,官吏中贤明的可以当诸侯,诸侯中贤明的当天子。天志鬼神就是恐吓君王少做坏事。非命主张人可以改变命运,也叫让百姓不要认命。非乐是反对君王在音乐上过度享受,主张节俭。节用主张降低君王贵族大臣的生活水平到和平民一个水准。节葬……【厚葬的根源在于古人认为“灵魂不死”,为了在死后的世界延续生前的生活,于是主张厚葬。】【政哥的巨型陵墓构建思路就是建造一个死后的秦王朝。】【对于有权有钱的人,他们会带下去巨额的财富;而他们的后代为了让自己死后也能享受同样或更多的财富,就会加大对百姓的剥削。】【对于穷苦的百姓,他们既要因为统治者的“死后殊荣”被剥削压榨,还要为厚葬父母让本就贫困的家境雪上加霜,然后还把这种贫困往后代传递,因为他的后代也得厚葬他。】【代代相传的贫困】【没错,厚葬就是代代相传的贫困。然而古人之所以崇尚厚葬,是因为相信先祖的魂灵能庇护后人——结果为了厚葬,先让自家贫困交加。】【穷人很容易没后代哦,为了祖宗保佑,然后断子绝孙。】【断子绝孙的人没办法警示后人,那些靠才能或运气阶层跃升的人却会宣扬自己是祖宗保佑,于是更多贫困的老百姓为了能得祖宗庇护,去通过厚葬使得自己和后代更加贫困。】“穷人很容易没后代。”事实。没有黔首能否定这一点。“为了祖宗保佑,然后断子绝孙。”这话就更尖锐了。绝大多数黔首们依旧只能关注到自家,完全忽略统治者的厚葬会导致他们被剥削得更加严重。甚至还要涨红了脸地教育孩子,千万不能听天幕的蛊惑,不厚葬就是不孝。因为他们愚昧,而愚昧是因为没机会接受教育。但聪明人看懂了。所有的厚葬,都会压在底层的黔首身上。凡是真正在乎百姓的聪明人尽皆肃然。节葬对于秦二本人没有任何好处。损己以利天下。这是只有圣皇才会去做的事情。【厚葬不止是墓葬规模和随葬品,还有紧随其后的久丧。】【久丧】【就是要办很久的丧事。动不动就是三年起步,不是直系的近亲属死了也要服丧一月到一年之间。】【服丧期间为了表现得孝顺,就不能去干活,要饿着冻着,越惨才能越体现出孝心。】【……啥玩意这是,三年不干活谁养】【所以穷人是不配服丧的。】【秀。】【服丧会导致国家运转的停滞——想象一下萧何曹参因为服丧在家待三年/六年/甚至更久,这会是多大的损失】其实就算是穷人,也要在服丧期间尽可能表现得悲伤。比如服丧期间不能嫁娶。被拿出来举例的萧何和曹参很是无奈。这是很严重的冒犯。但在后世人眼里,别说他们的父母、就连他俩本人都是早已作古,算不得什么冒犯。换个角度甚至可以理解为后世人对他俩的认可。但依旧不好讨论此事。节葬之事和天幕之前讨论的所有事情都不同,即便萧何曹参称颂秦二,但轮到自身——倘若父母说希望被厚葬,他们就不可能去施行节葬。至于服丧……君王有权“夺情”,即可以在臣子需要服丧时要求臣子继续任职。这种情况下臣子不服丧,不会被视为不孝。孝之一字,早就根植于这片土地。——即便是几百年后扬言要将自己葬在星辰大海的人,也很难主动把亲人的骨灰给扬了。【我补充一下:其实服丧制度可以作为君权的一种补充,也就是君王可以借助重臣回家服丧的时间夺取权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