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看到军士, 第一反应是什么】【安心。】【安全感拉满!】【遗憾,我高考距心仪的军校只差1分。】【帅气的哥哥都上交给国家了。】【帅气的姐姐也上交给国家了。】【为什么要因为我矮了0.5厘米就不让当兵呜呜呜,为什么卡这么死啊, 这身高要求压根就不!合!理!】【感激。我是地震幸存者, 没有他们来救我, 我已经死了。】【长大后我要成为她。】【最可爱的人!】秦人茫然地望着天幕, 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这个军士, 是他们理解的那个军卒吗为什么后人看到军卒会感到安心他们就不怕军卒烧杀抢掠吗为什么会有女军卒还有想成为军卒却不能的吗最可……爱那个地震中被救的人感激军卒或许是应该的,其他人总不能都是被军卒救过吧即便再怎么不理解,秦人也能从天幕不加掩饰的言语中看出后人对军卒的信任与向往。【但秦二之前、或者说军功爵制改革之前,军士(或者叫军卒)可不是现在这样。】又是军功爵制。张良取出了竹简与毛笔。天幕终于要解释他早就想知道原委的军功爵制改革。他总感觉秦二种种施政都与军功爵制相关。【那时的军卒说是有工资但少得可怜,甚至需要写信让家里人寄钱寄衣服给他。】【……啊】【这么离谱的吗】军卒打仗没钱了, 让家里人寄钱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除非杀敌立功获得赏赐,否则就是得问家里要钱。难道……太子改的军功爵制是这个秦人翘首以待天幕的后续。他们已经知道免除徭役之后,再去参加徭役就能获得很多粮食。但那只能在农闲时参加, 显然不包括成为戍卒。【军卒除了两次强制服兵役外, 多是闲时务农,战时被强制征召。通过杀敌立功可以累积爵位、获得赏赐,这就是最初的军功爵制。】【立不了功没有赏赐就得让家里寄钱】【对, 但能不能立功有时候和军卒本人的意愿与能力无关。】【所以为了保证军心和士气, 战争过程中往往允许军卒抢掠, 部分财物归私人所有。】【这种抢掠不止针对敌国的百姓。虽然法理上不得抢掠本国百姓。但战争一旦发起,本国军队又粮草不足时, 就只能事急从权——你不抢, 打输了就是敌军过来抢。】【所以那个时候的百姓, 既怕敌国的军队,也害怕本国的军队。】【平时也怕:军卒出现在你眼前又不是战时, 那不是抄你家就是要抄你邻居的家。】【甚至可能是全被抄家。】【简称看到军卒就害怕。】这样描述的军队就符合秦人的认知了。甚至他们认知中的军卒比天幕描述得还要可怕。天幕说的还只是“正常”状态的军卒。不正常的……秦人不敢说,只敢想。有的时候,他们自己就是其中一员。【知道秦军为什么被称为“虎狼之师”吗】【最勇武】【天真,那时候跟狼字沾点边的指的都是凶残狠毒。】【这么说吧,军功爵制的要求是斩首,但人头太多不好携带时,出于人性化可以改为割耳朵。】【人性、化】【另外,没人能从一只耳朵分析出这是敌军的还是老百姓的,也分不出是男是女。】【……靠。】【杀良冒功】【对。】杀良冒功在大秦是重罪。但嬴政很清楚,在大型战役中不能以首级计算军功时,只算耳朵必然造成大量的杀良冒功。这是权衡利弊之下的不得已之举。就像允许军队劫掠本国黔首,也是如此。嬴政问过秦二要如何改革军功爵制,但她没有直言,而是将燎原一营的军制念出来。这种要耗费巨额财政的改革,嬴政并不看好。若非天幕透露改革成功,他要做的就是打消秦二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张良竹简上还没有写一字。天幕所言,都是他所知晓的事情。也是他执意要刺杀始皇帝的重要原因。即便韩国输给秦国,张良也不认为军功爵制利于民。秦军的残暴,甚至不只是为了获得赏赐,还有恐惧“罚过”。军功爵制以五人为一伍,若有人战死,同伍之人必须杀敌抵命,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即便秦卒原本是良善之人,为了不受重罚,也会被迫变得残忍。
【秦二正式对军功爵制进行改革是在南越归降之后。】【首当其冲的是军功的计算方式:改为疆域、俘虏、斩首的三重计算,其中疆域的权重最高,斩首仅比俘虏高一点。】【确保杀良冒功的收益远低于被发现后重罚的风险。】【具体的计算方式比较复杂,想知道的可以搜索相关论文去了解。】张良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弊端。其一是避战:既然都是作战,和弱者作战后获取军功的概率更高。其二是疆域——若是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又该如何计算两个念头刚起,张良就已经想到秦二的解决之法。天幕过去的帖子中有过提及:设郡之后才会计算疆域的军功。避战也不是问题。北为韩信,南为李信,二者都不会避战。作为最高统帅,只有寻求获得最多的疆域才能得到更多的军功。若部下避战自会有处置之法。解决杀良冒功隐患的俘虏权重……也就只有秦二敢这么做:无关风月将敌国百姓尽皆视为俘虏。………秦卒们有些不安。他们不通文字也不懂算数,人头计功他们还算得清,但这种三重计功就完全是为难他们。但很快就被“帝陵守军魂”安抚。他们愿意相信圣皇。【其次是军功和爵位都不再世袭,也不能赎罪减刑免刑。】嬴政现在知道怎么会有人劝韩信造反了。或者说秦二居然真能成功改革,才是让他感到惊讶的事情。正如嬴政所猜想的那样,大秦几乎所有已有爵位的军卒都无法接受这条改革!就连对大秦忠心耿耿的蒙恬,都有一刹那的恍惚。太子想做什么这哪里是改革军功爵制,这分明是废除军功爵制!………陈平沉思。他先前猜测秦二将以永免徭役作为赏赐,让军功爵制的改革成为大势。但他没想到她竟然激进至此。不对。世代永免徭役,对于绝大多数没有爵位的秦卒、和爵位在第七级公大夫之下需要服役的秦人,会更愿意选择永免徭役——只要免除的条件不要太高。但再往上,本就可以免徭役、或是能让奴隶代替服役的高爵,就很难接受这般改革。【爵位的作用改为每月一发的工资,即爵位越高工资越高。最低等的公士获得的工资足以养活一家四口。】【最高的王爵,工资是公士的两百倍(倍率和原本的岁俸一致)。】【熟悉的感觉回来了,这才是入伍应该有的待遇嘛!】【别倒果为因啊,现代军制就是秦二的再改进,这不叫回来了。】没有爵位的秦卒立即倒戈。占比最高的一级公士和二级上造也改为绝对赞成秦二的改革。虽然他们看不懂“工资”是什么。但不用算别的东西,光是能养活一家四口就足以让他们更愿意接受这种制度!萧何立即心算秦二如此行径要支出多少钱粮,可刚算就停了下来。天幕说的每月一发的工资,是一直发下去吗【这里的重点其实不是工资的多少,而是将“耕战结合”改成了职业军士。】【一旦进入军队,则满十年之前不得无故退伍,否则剥夺全部爵位且后世三代内不得入伍。】【在伍期间不参加战斗也能获得缓慢增长的军功——入伍两年就必然获得公士爵位;无爵期间给公士一半的月工资。】三代内不得入伍“还有这种好事”有心直口快的秦人忍不住说道。“但十年就能赚到养活四口人九年的收入。”“若能立功升爵,岂不是……”立即就有秦人再倒戈。“若是死了怎么办爵位和军功都不能传给后代。”秦人陷入激烈的动摇。………韩信眼睛一亮。“何谓职业军士”把内侍的教导忘在脑后,韩信没有请示始皇帝就询问君上。确定祖龙不打算追究“幼稚韩信”的失礼,甚至也想听她的解答,嬴云曼才斟酌着进行解释:“平时接受训练、战时参与作战,非假期不得离开军营的军卒,为职业军士。”韩信立即就想明白了他为何能领三十万秦军所向披靡。嬴政沉思。大秦也有这种精锐之师,但人数很少。因为驻守各地需要的秦军太多了,光是抵御匈奴的秦军就有三十万。各地防止反秦势力的守军、边境防外族的驻军、各处关隘的秦军……但秦二不需要内防造反,外防入侵。对内,她是“圣皇”;对外,她才是入侵者。【这不是很好吗我记得秦二推进改革时阻力极大,说是最凶险的一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