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城外。这几天,曹仁每天都率领着大批兵士准时抵达城外,然后有条不紊地布下八门金锁阵。到了日落时分,他们又会整齐地撤回营地,如此循环往复。与此同时,曹洪也没闲着,他不断地派遣兵士轮流在城下叫阵。用尽各种污言秽语,将城内的虎贲军将士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目的就是要激怒他们,引诱他们出城破阵。然而,黄忠对此早有防备,他深知敌军的意图,所以严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毕竟,如果没有找到破解敌军军阵的方法,出城作战无异于白白送死。就在黄忠苦思破阵之法时,曹操和郭嘉却已经想出了一条妙计。他们命令曹纯和曹真率领虎豹骑悄悄地绕道叶县和鲁阳的后方。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对魏延军的粮草运输队伍发动突然袭击。没过多久,黄忠就收到了敌军偷袭粮草的禀报。这一消息让他感到颇为棘手,因为曹军的这一举动显然是要逼迫他率军出城迎战。可是,敌军的步兵已经布下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军阵,而他们的骑兵又在偷袭自己的粮道。长此以往,叶县前线的数万兵马恐怕就要面临断粮的危机了。牛金和李严看到这种情况,心急如焚,纷纷主动请战。要求率领南阳的骑兵前去追击这支偷袭的敌军骑兵,以解燃眉之急。然而,黄忠心里很清楚,骑兵的机动性极强,他们能够迅速地出现又消失,让人难以捉摸。所以,当我方的骑兵赶到时,敌军的骑兵恐怕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不过,黄忠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认为可以利用运粮队作为诱饵,吸引敌军的骑兵前来偷袭。然后,他再率领重兵埋伏在周围,将敌人一举围歼。经过与李严和牛金的一番商议,一个初步的诱敌计划逐渐成形。众人对这个计划都表示赞同,并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与此同时,在拿下比阳之后的张辽和徐晃也深知时间紧迫。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在夺城的次日,便率领主力部队匆匆西进,直奔新野方向而去。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将比阳城放弃,而是留下了相当一部分兵力驻守,以确保后方的安全。毕竟,这里是他们的退路,如果失去了比阳,他们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如今,他们深入敌后,形势十分严峻。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所以,只要比阳还掌握在曹军手中,他们在敌后就有了一个可靠的依托。
当曹军距离新野越来越近时,原本张辽和徐晃打算沿用偷袭比阳的战术来对付新野的守军。然而,斥候突然带来的消息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他们的头上。原来,比阳的守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趁着曹军攻城时的混乱成功逃脱,并将比阳失守的消息迅速传递到了新野。而驻守新野的正是第二营的郝昭和孟达。早在魏延东征江东之前,为了加强南阳的防御,特意从留守襄阳的第二营中抽调了五千名士兵北上新野。当郝昭和孟达得知比阳失守的消息后,他们立刻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一方面,他们迅速紧闭新野四门,加强了城防,以防曹军的偷袭;另一方面,他们派出传令兵火速前往襄阳和宛城报告这一紧急情况。紧接着,孟达亲自率领一队斥候前往比阳境内探查敌情。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他们终于得知敌军的数量竟然多达一万余人!这个数字让郝昭和孟达大吃一惊,他们原本计划在城外设伏,给曹军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但现在看来,以他们现有的兵力,想要伏击如此众多的敌军,实在是太过冒险。毕竟,敌众我寡,如果伏击不成,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绝境,那样的话,新野恐怕就真的危险了。经过深思熟虑,郝昭和孟达果断放弃了在城外埋伏曹军的想法。他们决定全力坚守新野城,等待援军的到来。对于守城,郝昭十分有信心。......曹军来袭的消息很快便传回了襄阳,留守的霍峻、蒯良、蒯越、潘濬等人听闻此讯,心中焦急万分。此时,主公魏延远在江东,尚未归来。襄阳城中,除了霍峻所率领的五千士兵镇守之外,再无其他兵将可派。更糟糕的是,军师参谋部也同样无人坐镇。徐庶和庞统身在江东,沮授则在成都,法正远在汉中,如今连个能拿主意的人都没有。然而,南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襄樊的最后一道屏障,绝不能让曹军轻易夺去。霍峻深知这一点,他毅然提议亲自率军北上,前往新野抵御曹军的偷袭。因为他明白,新野是最后的防线,在征南军夺取南阳之前,这里一直都是荆北的前线。然而,蒯良等人却态度坚决地表示反对霍峻亲自前往。他们认为,襄阳目前已经没有其他将领坐镇,而且城中的士兵也所剩无几。如果此时霍峻离开襄阳,一旦城中发生变故,后果将不堪设想。正当众人争论不休,尚未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时,突然从南阳西北方向的析县传来了一条紧急消息。武关方向出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队伍,正气势汹汹地朝着南阳疾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