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蝴蝶让哈工大管理学院要撤销no!“能行吗”孙绍东越想,越觉得不愿意受学校的窝囊气。“行与不行,跟省建院的领导沟通一下不就知道了嘛。我想省建院的领导们会非常乐意有单位能帮忙分担设计项目。”谢威笑眯眯地说道。“学校呢”“更不是问题。学校现在鼓励各院系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参与到祖国建设中去!”谢威咧嘴笑着。为了要钱,李校长几乎在所有熟悉的领导那里都不受待见。学校发展又少不了充足的经费支持,为了搞钱,李校长在谢威的建议下,正在研究着利用学校各系技术力量帮着相关单位解决技术难题。设备设计项目接!设备改造项目接!工装夹具设计接!工艺优化、材料开发等,都已经罗列到了学校可以跟外界合作的清单上。目前方案还没有完善,加上李瑞并不希望把跟企业间的合作交给校企办运营,谢威也不去干涉。校企合作,是未来学校要快速发展所必须的。整合学校的技术实力跟企业资金实力,绝对的双赢。“行,我跟省建院领导沟通一下。”孙绍东现在彻底被谢威说动了,但凡有可能跟省建院合作,分担一些项目,获得设计经费,以后绝对不会接受李瑞给的窝囊气。实在不行,就利用学校的独立经营政策,建筑系自己独立发展!“对了,谢威,你是为了办公用品等来的对吧大部分我们已经搬到旁边文化宫了,还有部分,我们挤一挤,先抽调部分给你们……课桌不行……”这会儿,孙绍东才反应过来谢威的来意。“谢谢孙主任。”谢威并没有客气。目的达到了,谢威也就不再继续停留,“孙主任,我还有事,就先走了。以后还得麻烦你们多关照。”“哪里!哪里!”孙绍东脸上的愁云消散了。从建筑系出来,被透骨的寒冷激得哆嗦的谢威裹紧了身上的军大衣,向学校主楼方向走去。没走多远,就看着白玉山跟王征两人抬着一张办公桌,后面跟着一群人同样搬着桌椅往自己这边走来。“白主任,王主任,你们这是”谢威停下脚步,看着寒风中搬运的众人,心中虽然有猜测,可不明白他们从什么地方搞来的办公桌椅。学校不是没了看那些办公桌椅,都是旧的,有些外表油漆都已经斑驳。难不成是从周围单位搞的二手货“谢威啊,虽然这些都是旧办公桌椅,我们都检查了,没有问题,不影响使用,你们先将就用着,等新的出来,再给你们换。”白玉山怕谢威见都是旧桌椅而生气,解释着。“不用换,能用就行。新桌子也没法让项目研发更快啊。”谢威倒无所谓。他很好奇学校从什么地方搞来的这批旧桌椅。“校企办的。原本一个人一张办公桌,现在两个人用一张;文件柜也先腾出来了一半……”王征给谢威解释了这批旧桌椅板凳的来路。“胡闹!校企办事情多,还得经常接待前来合作的单位人员,挤着办公像什么话抬回去!”谢威顿时火了。校企办目前的接待工作不多,人手同样不算多。可是涉及的项目多啊。挤在一起办公,到时候各种文件、资料搞混,不是好事。校企办本来人手就紧张,去年招了一批高考落榜的返城知青,全部被培养成业务员撒出去到处销售校企办下属单位的产品;今年又招聘了一批,准备在几个主要的大城市设立办事处。目前这批人还在培训阶段,学校没有教室提供给他们,就借用了隔壁不远处党校的教室培训。把校企办的办公用具搬了,还怎么办公“校企办全换新的。”王征笑着解释。“搬回去。刚才我找了孙主任,他同意先把办公桌挪给我们。”谢威才不相信王征的解释。王征这人,哪里都好,就是有些时候有点拎不清。“都搬到这里来了……”“谢威啊,我知道你是担心影响校企办工作,你放心,我们保证不会影响校企办的办公。”“党校空置的办公室比较多,李校长跟相关部门领导沟通了,校企办先搬到党校办公。党校那边什么都是齐的。”王征的话,倒是让谢威安心了不少。省党校每年培训时间不固定,平时教室跟宿舍都是闲置着,哈工大在哈城乃至整个省的地位都比较特殊,借用党校闲置的办公室跟教室自然不是问题。校企办从学校搬走,也能缓解学校办公室紧张。“行吧。过阵年底分红到账,如果校企办有钱,就在隔壁拿一块地,给校企办修栋楼。”白玉山听着这话,只是笑笑。他认为谢威不过是随意说说。王征听着,则是眼神亮了起来,旋即又黯淡了下来。校企办今年利润至少超过800万。这得益于谢威把aes以及香料等价格昂贵的核心原材料控制在校企办自己手里,仅仅是aes跟香料,就能贡献超过480万的利润。红光厂的电饭煲、都油脂化工厂因为产能扩建,加起来只能提供不到200万的分红。要不是14厂增加生产线、购买更先进的光刻机等设备,仅仅是14厂的计算机就有超过300万利润。利润虽然多。校企办也欠着银行贷款啊。由于资金周转等问题,为了给程控交换机项目提供经费经费,王征又跟银行谈了一笔200万的贷款,两年期。每年得支付22万贷款给银行。相对其他地方商业贷款利率几乎超过20%,甚至给更高利息都不一定能贷到款,哈城的几家银行把提供给哈工大的贷款利率降低到11%,已经非常给面子了。欠着数百万的贷款,学校由校企办的项目资金消耗越来越大,还有可能在年后增加新的项目,哪里还有钱修楼王征跟白玉山不同,他知道谢威既然提出来要修楼,肯定不是说着玩儿的。帮忙在把桌椅搬到建筑楼五楼后,顾不得帮忙布置,火急火燎地赶回学校找谢威。“这有什么问题校企办独立经营,需要从学校搬离出去,不违反规定。总不能指望学校给校企办修办公楼吧”谢威不解王征担忧什么。甚至开始不满王征这种一点魄力都没有的性格。“今年校企办利润看起来很高,可开支也大啊。尤其是年后化工厂需要扩大产能,14厂的收入仅仅只能支持产能扩建……还有,目前我们已经欠银行超过800的贷款……”“收入跟开支基本持平,有什么问题”谢威反问王征。就这还没问题谢威的话,把王征搞不会了。收入跟开支只是基本持平,一点结余都没有,甚至还没算要上交给学校的利润,这叫没问题“上交学校的利润不能这样算。一旦校企办无法偿还银行债务,债务就得由学校偿还。何况,贷款利息只有11%,已经非常低了。”“这还低咱们开发不一定成功……还没赚钱,就先让银行赚一笔……”谢威皱起了眉头。以前还没发现王征的格局有些小。银行赚钱,同样承担了连成本都收不回去的风险;如果没有银行提供贷款,靠着利润再投入黄菜都凉了。
“王哥,这事情你得换个角度看。看起来给银行利息很吃亏,如果没有银行贷款,技术无法更早投入市场,这会产生什么后果目前的卫生巾、日化产品就是最明显的……”按照谢威的记忆,卫生巾、日化产品这些还有好几年才会进入大陆市场。随着国内产品的上市,国际供应商几乎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涌入进来了。庞大的人口基数所蕴藏的购买潜力,是任何国际巨头都无法忽视的。大陆没外汇进口可大陆需要外汇投资吧。对于国际巨头来说,投资几百万刀跟政府成立合资工厂,连技术工人、建设成本什么的都不需要过多考虑。换来的是庞大的市场!王征作为校企办的负责人,对这些问题更了解。“目前咱们的发展趋势很好,投入技术研发没问题。可修楼……”王征在意的不是技术研发投入经费不足时候贷款。修楼!在他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借党校的教室跟办公室又不影响校企办工作。唉看着王征,谢威叹了口气。“知道为什么在外国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后,找上门来合作的工厂宁愿接受国外更苛刻的条件也不愿意跟我们合作吗”王征被谢威的问题问懵了。相互之间有关系“谁都知道国内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学校研发出来的产品跟国外差不多,甚至比国外同行的更好!”谢威脸上变得严肃,“校企办连个稳定的办公场所都没有,不管怎么解释,寻求合作的单位领导,会认为我们有实力”王征哑口无言。即使早就知道自己比不上谢威太多,对谢威也是服服帖帖,此刻王征却觉得以前自己还是高看自己了。自己总是想不到这些问题。“王哥,之前我就给你说过,校企办主要是做生意,做生意最主要的就是研究跟我们合作的单位负责人的心里所想。别人看到咱们自己都过得差,跟我们合作还能有好这个,您回去想想吧。正好,建筑系准备自己承接一些设计业务,校企办的第一栋综合办公楼,就交给他们设计吧。”口里让王征回去想想,谢威却直接吩咐王征如何去干了。对他来说,王征如果想不明白这事情,校企办负责人还得换人。他不可能把精力放到校企办上面。刚改革开放的市场,开拓起来不要太容易!啥都自己去抓,不放权,非得如同丞相那样累死不可。“好吧。”王征知道这事无法改变,虽然还是希望谢威能改变想法,却也不好再说什么。“唉!这年头,没合适的人可用,太要命了。”看着王征离开时依然想说什么,以及有些不甘心的离开,谢威长叹了一口气。无人可用。原本目前阶段是最容易培养人的时代。所有行业都在野蛮发展,市场竞争几乎不存在,只要业务人员脸皮厚一些,不怕被拒绝,很容易就获得订单。通过市场获得信心后,再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一层层地锻炼,才能适应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进入九十年代,国内就面临外国品牌大举进入,那时候,大量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外国同类型品牌的竞争下倒下,这也就形成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大的下岗潮。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中国制造崛起,那时候消费者也开始不再迷信国外的东西一定比国内好。国内企业好日子来了不!外国企业竞争不过,市场上,都是国内同行卷同行……一些机械加工厂,甚至以成本价接订单,加工过程产生的铁屑就是工厂的利润……国内内卷不在谢威的考虑范畴,高精尖端的技术跟设备,永远只比技术先进程度。他需要校企办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能在这十多年内成长起来,不仅要应对涌入国内的外资,还需要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巨头们竞争。目前王征都这样,谢威能放心么哈工大本就是理工科院校,目前并没有市场跟管理相关专业。连建筑系都想从学校踢出去的李校长,更不会想着学校建设管理跟市场专业。在他看来,国防科技,不需要这些。学校没有,就只能琢磨从其他学校或单位搞人了,在全国都缺人的时代,要想弄一批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太难了。惆怅的谢威点上了一支烟,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思索着是不是想办法说服李老头建设学校管理相关专业的招生。“唉,都是我这只蝴蝶煽动了翅膀,要不然学校也不会如此!”一支烟抽烟,谢威有一次揉了揉发胀的脑袋。他那个世界,在40年代哈工大就有了铁路管理、工程经济、东方经济等专业;55年成立了“工程经济系”,这也是国内高等工科院校中第一个建立工程经济方面的科系。78年,工程经济系更名为管理工程系。84年哈工大工程经济系升级为管理学院,这也是国内首批建立的四所管理学院之一,86年更是获得了管理工程专业博士学委授予权……因为谢威的出现,管理系在学校没有存在感。如果不改变李瑞跟学校领导们的想法,学校的管理专业怕是要黄。79级管理专业的优秀学生,全部被学校划拨到了各种理工科专业。“谢威,你放心,学校很快就会给你们项目上把问题解决了……”见到谢威上门,李瑞顿时就以为是谢威为了项目所需的场所而来。心中再次暗骂了孙绍东一番。“校长,孙主任同意先挪部分办公用具给我们,白主任跟王主任又帮忙把校企办的部分办公用具搬过去了……”谢威的回答,表明他不是为了项目所需场所而来。“哦”李瑞一脸意外,“孙绍东这么好说话”面对李瑞的问题,谢威只是笑笑,并没接话,自顾自地走到李瑞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谢班长,喝茶。”为了腾地方,办公桌被安排到李瑞办公室门口的袁振越在谢威进来的第一时间就起身泡茶,把泡好的茶放到谢威面前,径直退出了办公室。“你小子什么时候转性了有事就直说,我事情一大堆呢!”看着谢威坐在那里默默地装着喝茶,李瑞有些不耐烦。哪怕是跟自己吵架吵得口干,谢威也没喝过自己办公室的茶水。这会儿却端着杯子,小心地吹着上面的浮沫。李校长内心有些慌。“校长,程控交换机项目需要几名管理人员。”谢威想了好一阵措辞,为了保险起见,直接用程控交换机项目作为切入点。李瑞眉头皱了起来。就这“直接点,说来意。我真的很忙!”他不想跟谢威绕圈子。相处这么长时间了,李瑞已经非常清楚谢威的性子:越是这种绕圈子不奔主题的,事情也就越大,越让自己为难。“真的缺管理人员。尤其是专业的管理人员……”谢威放下茶杯,轻声说道。见李瑞也不吭声,才继续说道:“研发是一方面,技术研发成功后,需要投入生产。程控交换机事关重大,不只是民用通讯,军用通讯系统也需要这个……所以,我考虑的是咱们自己建设工厂生产……这就要求一开始就培养管理人员……”“从学校后勤系统以及行政系统抽调管理干部就是了啊。”李瑞不解。“不行!需要有专业管理知识,最好是能熟悉技术的……咱们这项目可不是小打小闹。跟其他产品不同……连技术性能都不熟悉,跟客户谈的时候如何介绍产品”谢威摇头。反正要求提了,从学校抽调行政管理人员或后勤管理人员肯定不行。“不是有技术人员嘛。”“技术人员跟管理人员负责的东西都不一样。”谢威摇头,直接否定了李瑞的提议。反正他是奔着要专业管理人员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