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清无意识的摩挲着大丫的头发,眼神发空,大丫大气都不敢出,她知道此刻清清姨肯定再想办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沈清清突然想到一个绝佳的处理方式,那就是当知青,上山下海去支援祖国建设。只有这个理由可以远离韩巧妹的控制,一旦报名没有任何人能阻止。只是知青的路不好走,陌生的环境很可能要吃苦受累,沈清清不确定她们会不会坚定地选择这条路。不过想到如今已经是76年四月,距离动荡结束的日子越来越近,知青的命运也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她们只要坚持住,也就是苦一年换一辈子的自由。想清楚后,沈清清放下安抚的手,一把握着大丫明显劳作起茧子的手,坚定的看着她的双眼道。“大丫,时间紧事也急,你们这样的情况光靠嘴皮子肯定不行,姨现在唯一能想到办法就是送你们去当知青。”“知青?”大丫脑海里瞬间想起了生产队偶遇到的知青们,大致知道什么意思。“对,只要你们确定好,我就想办法去找关系,马上送你们走。但是你们要想好,当知青会吃多少苦受多少累,说实话姨也不确定。最重要的是你们确定要离开吗?舍得你娘和弟弟吗?这不是开玩笑,报了名就没办法反悔了?”大丫低头沉思,她在脑海里把这些年关于这个家的所有事都理了一遍,好的坏的酸的甜的。目前她的处境很尴尬也很艰难,她娘已经找到了归属,她弟弟也一心认那个男人为爹,目前家里的天平全都向那人靠齐。
她已经十九岁,若不是为了替家里多赚些钱,这年纪早就该相看人家。二丫如今也十七了,她们早晚都是要嫁出去的。如今这个家更没啥好眷恋的,大丫心里已经确定要离开那个家。可她唯一面临的问题就是二丫的心思,正如清清姨所说,二丫虽然说不愿意嫁,可若是不嫁的代价是背井离乡,二丫又会如何选择呢?沈清清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你这么一声不吭的跑出来,家里人肯定会担心。早点回去吧,有些事你想是想不出答案的,还不如去问了问对方的想法。不管结果如何,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我们后天才走,等你想清楚随时来找我。”这番话说的好似云淡风轻,却给了大丫无限的底气。大丫懂事的点头起身,冲着沈清清深深地鞠了一躬:“清清姨,谢谢你!我现在就回去,明天一早不管什么结果,我都会过来。”“好。”说完,大丫再次转身小跑离开。一来一回的折腾,等大丫在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看着黑漆漆的家,大丫的心绪再次跌落谷底。二丫守在门边等了许久,看到大姐回来,整个人像是受惊的小鸡看到鸡妈妈,下意识的又要落泪。“姐,你总算是回来了,我、我好担心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