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章(1 / 1)

“低贱的丘八,别碰我!”书生紧锁眉头,满脸厌恶地看着赵匡胤,“我这是可是宣州的纸,湖州的笔,徽州的砚,撞坏了你赔得起吗!” 赵匡胤低声赔笑道:“真是对不住,可你自己走路被石头绊倒了,也不能全怪我吧。” 书生见他还敢反驳,怒目而视,“没看见我是秀才装扮?是不是想去公堂!再流放你三千里!” “什么世道,丘八也敢顶撞读书人了。” 赵匡胤被气笑了,读书人怎么了,还能保家卫国?此时他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开始为兵士鸣不平。 可见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之中的无奈和悲哀。 二人僵持不下,从人群里走出一个手持长剑,身着短褐的年轻人,拉住书生道:“你还不走,先生讲课的时辰到了。若是迟了就听不到八大家文辞深探了。” “哦哦,对对对,李兄说得没错。我这就去。”书生狠狠瞪了一眼赵匡胤,转头拉着张宪,苦口婆心劝说道:“李兄,你是我们中最早考中举人的人,有大好前途,别再去习武练剑浪费光阴了。” 张宪不置可否,笑呵呵劝书生赶紧走。 等书生走后,人群也散了,张宪才对赵匡胤道:“那位是我的同窗,近来为学所困,还请壮士勿怪。” 赵匡胤见此人身材颀长,神采飞扬,举止言谈谦和有礼,一看就是有才之士,随即起了结交之心。 他本就是当过皇帝的人,要笼络人心还不是轻而易举。 张宪见赵匡胤虽然是个小兵,但言语间对家国见识竟然与他不谋而合。更何况此人温和有礼,与那些嚣张跋扈的将领完全不同。 一来二去,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第二年开春,张宪请赵匡胤去他家吃饭,“过两日我要去汴京参加今年的春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祝李兄旗开得胜,一举夺魁,将来实现报国之志,也不枉度此生。” 二人正把酒言欢,张宪的表妹申二娘突然来找他,请张宪为她起一个好名字。 “县官大人替管家选秀,选中了便有十两银子给家人。我也想去参选,但我的名字也太难听了,所以找表哥给我换一个名字。” 张宪思索一番,道:“便叫‘观音’如何?貌美有福,选不选得上不要紧,一声顺遂才好。” 申二娘笑着道谢,放下一篮子青菜喜笑颜开地回家了。 赵匡胤却如晴天霹雳打到头上,他回想起天幕给出的金人劫掠名单,申观音赫然在列:申观音,贴身伺候赵佶的宫婢,在靖康之耻中被金人掳走。带到刘家寺受尽折磨,而后被带到金国都城,受了一段时日宠幸后由于颜色老去,容貌不再,最终惨死上京街头。 当名字背后的女子活生生站在赵匡胤面前,他才惊觉这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因为上位者的无能,受尽凌|辱,早早凋零。

“前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不是将军无能,是他赵匡胤和后世皇帝庸弱! 张宪见赵匡胤脸色煞白,心道可能是他想起了家中的姊妹。 三日后,赵匡胤送走了张宪。 “愿君金榜题名,展鸿鹄之志!”赵匡胤道,以张宪的才学,必能高中。如果没有战乱,他这一生会天南海北地为官,实现他心中的青云志。 可是三年后天下大乱,张宪文韬武略,要么战死疆场,要么在官场郁郁而终。 不管怎么说,再见恐怕难了。 赵匡胤没有想到,两个月后,张宪落寞地回到了家乡。 “陛下知道我擅长刀剑,就让我回家种地了。”张宪仰头痛饮,他想过自己名落孙山,唯独没有想到皇帝厌恶武人到如此地步! “皇帝是蠢……怎么回事?”赵匡胤憋住已经到了嘴边的斥责,愤然道。 张宪道:“陛下说,我要是用了你,百姓都跟你一样好刀剑,那大宋怕是要亡了。” 赵匡胤忍无可忍,痛斥道:“李兄生长在代州,与契丹咫尺之隔,代州之人学武艺傍身有什么不对!怎么还有偏见?” “再说,没有武人,将来契丹南侵,大宋才真的要亡!” 赵二到底生了什么蠢货! 北方蛮夷蠢蠢欲动,他还自断臂膀!赵家人当什么都好,当皇帝就是个错! 安抚了张宪后,赵匡胤回到军营,却被军营副将叫去,让他立刻解散正在训练的两队人马。 “为何突然解散?”他训练两队人马不过一百人,经过了统领的允许,没日没夜地训练,就像希望将来发展壮大,解决契丹女真。 “媪相率兵来太原驻守,代州的秀才举人去拜见,说漏了嘴。” 媪相就是童贯。 赵匡胤还想争取一下,“可是,契丹虽然逐渐衰败,女真正强势,将来必成大患啊!” 副将警告他:“你再训练兵士,恐怕等不到女真南下就没命了。再说了,大宋立国一百五十年,你见过那个武将能忤逆皇帝的?土地丢了就丢了,皇帝都不在乎,我们这些混口饭吃的小兵有什么好在乎的。打起仗来保命才是最要紧的!” 赵匡胤也明白拗不过上边的意思,失魂落魄回到营帐。 平日与他交好的同伴劝说他,“保家卫国算得上什么好男儿,只有东华门外考上状元的文人才是好男儿。祖宗不是都说过了嘛,你是个知书识礼的,怎么不懂这个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