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泽眼尖突然注意到了艾尔斯挎包内的画册。拿起来看了一眼,明白这就是对方用来记录的方式。觉得有些好笑,忍不住敲了她的脑袋一下。“记录需要文字,而不是某些极具特征化的细节,你这些都不合格。”艾尔斯捂着脑袋,嘴巴小口的吸气。额头上的疼痛,火辣辣的,差点让她直接哭出来。“…好疼!不能再打我了!”陆泽笑笑没有在意,继续往下看。虽然都是在后世稀疏平常的画风,不过都简易将人的形象给勾勒了出来。如果是熟人,绝对会一眼确认其中的身份。像是鲍尔脸上的刀疤,希德勒的小胡子,古德里安的秃顶,戈林的大耳朵…以及自己在艾尔斯眼中的,男主般的画风。陆泽捂脸,饶是以他的脸皮都无法忍受这个小姑娘的胡思乱想。天天脑袋里乱七八糟在想什么?“不过…你刻画的重点还算贴切,满足我的大体战略方针…为什么只有三个人?关于古德里安的评价呢?”陆泽索性将画册收起来,以后用作收藏。他直勾勾问了艾尔斯一句,对方正一脸肉疼的看着被自己顺走的毛毡纸…无奈加了一句:“到时候去后勤部,想要什么样的纸随便拿,我会叮嘱他们的。”艾尔斯脸上露出笑容。“关于最后的总结,我会写‘4.取胜的关键,将是硬实力的碰撞!’…怎么样?”她得意洋洋地扬起脑袋,渴望得到夸赞。哪知陆泽再次揉着她的头发,揉成一个鸡窝。这才淡淡回了一句“嗯,我明白了”。艾尔斯心里的小情绪没有得到满足,自然是很不情愿的。不过当他看到陆泽重新回到座位上,双手合十枕着额头沉思的时候。所有的话都在嘴边转啊转,随后化为了沉默。安静地说了句:“你慢慢想我先回去了…”这才悄悄离开。…………夜已深。军营处的数十万士兵,在陆泽的一声令下。已经跟随集团军浩浩荡荡向着自己的战略目的地出发。出征时间不算长,毕竟是主场作战,后勤没必要拉得太远。所以这一次行军甚至都没有带上任何的后勤补给。而是直接给士兵发放满足三天的食物。讲究的就是一个“快速而迅捷”。闪电战最核心的理论基础,那就是时间。把时间也当作是武器。古德里安作为第1集团军司令,是陆泽组织内的主力军团,他们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出发时,紧随在鲍尔率领的第3集团军后面。尤其是行军时统一保持沉默,脸上充满肃杀。“噔噔噔”的步伐整齐划一,光是听到声响都让人觉得是一支精锐之师。古德里安上任时没有多余的废话。
甚至集团军内还有很多人连他的脸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不过这并不重要。他没有像很多司令员一样新官上任三把火,非要讲一些不堪入耳的任职感言。或者找一些军中的刺头耍耍威风…反而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年轻的岁数让他没有老一辈的官僚主义,更容易执行新战术,且保持积极性。这也是陆泽集团组织上的优越性。领导层的平均年龄远比其他机构要小得多。充满着干劲与动力,未来发展欣欣向荣。不过半小时,第1集团军已经跨过了伊萨尔河,并在此地与第3集团军分道扬镳。古德里安深深看了眼那唯一的通往城北的大桥。深知这里隐藏着元帅的后手——“炸桥计划”。心中一沉没有多言。继续往前进了3英里,属于北方的密林丛显现在眼前。最前方是侦察兵团在探路,然后是以12人为一队的机枪班组,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线向着前方推进。最中间,才是行驶着的坦克,移动较缓。由一批又一批的士兵层层保护。古德里安没有选择利用卡车运输。原因很简单,不能在主干道行驶,且不具备穿过丛林的条件。如若将坦克拆分成小批量零件,也将来不及在前线组装。而且耗时量巨大。其次,所有的铁道都被德军和叛军控制。铁路网途经各大主要城区,铁路运输这条路也是行不通。【1915年,慕尼黑向北的铁路网只有通往莱比锡,跟德累斯顿两条】很快,有人来到了古德里安的车队处汇报情况。“将军您好,我是第5侦察团下属第2连队侦察连长,负责东北区域侦察任务,现在向您汇报情况!”古德里安扫了他一眼,“不要讲废话。”“前方还有3英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丛林的出口。约计十分钟,将迎来一大片平坦的地形!随后前方的五英里处,有一处坎坡,已经有人将消息带了回来…在坡道的对面就是敌人主力军的侧翼!”古德里安低垂着眼眸,问了一句:“确认是主力军?敌人队伍的规模如何?有没有考虑过分兵?”连长摇头道:“具体需要您来定夺…我们还发现了敌人的侦察机正在平原上空盘旋!请将军进行下一步指示!”既然有侦察机在盘旋,那就说明这支队伍的层级不会很低。阻挡古德里安发起突袭的唯一要素,就是敌人的飞机无法有效处理。虽然夜晚飞机的视野受限,能见度不高。可这是数万人,想要在别人眼皮子底下通过,无异于痴人说梦。此时还没有将无线电话用于空军。有时候侦察机为了快速给地面反馈消息。会独自形成一套飞行术语。比如保持警戒、遇到敌袭、紧急撤退等通俗易懂的飞行指令。用于军队快速反应,处理突发情况。古德里安神色一凛,开始下令道:“通知后方的飞行部队可以出发了!务必要将敌人的侦察机击落!”他大手一挥,双拳紧紧握住,眼中闪烁着坚定而豪迈的信念。“所有人时刻保持戒备!我们将渡过平地,绕过坎坡,向着敌人的侧翼发起最猛烈的进攻!”“此战,只许胜不许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