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师的衣服穿在周兴国身上显得十分宽大。空荡荡的,一点也不暖和。周兴国提着发臭的衣服迅速朝家跑,可是他无论跑多快,那股浓郁的臭味始终伴随着他。他在路上每遇到一个人,都想躲的远远的,总担心别人知道了嘲笑自己。浑身的臭味让他产生了自卑心理,他虽然不怕游戏中,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但内心依然是脆弱的。其实别人的看法没有那么重要。很多时候也纯粹是你自己想的太多,农村人,谁没有闻过大粪的味道,谁没有上过那样的厕所。回到家,龙秀英知道后,并没有责怪周兴国,反而笑个不停。周兴国洗了澡,穿上了暖和的衣服。他虽然换了衣服,又洗了澡,身上已经没有臭味了。可是那味道却在他心中很久挥之不去。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如害羞的少女姗姗而来。周兴国家的新房子也即将竣工。房顶上挂着一块大红纸,上面写着“紫微高照”四个大字,旁边还有两行小字,但是太小看不清。师傅不停在房顶上说着祝福的话,龙秀英不断递过去准备好的红包。还会向围观的人群撒红包。架好最后一根横梁后,师傅象征性这里敲敲那里锤锤,又是一番祝贺,立房子就算完成了。但其实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连瓦都还没有盖完,当然那是另外人的工作。乡亲们会前来祝贺,并送上礼物。有的是送几块钱,有的是几包糖,礼物的多少,全看你平时送别人多少。当然看重的也不是那份礼物,而是大家的那份情。一个村的人,就是他们交往的主要对象,是一个熟人社会。这样的熟人社会,人情交往是很重要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体现在这人情之中,就植根在农村这样的小山村里。这种人情世故维持着他们几千年的稳定生活。可是它即将受到强烈冲击,变得支离破碎。盖完瓦,就可以搬新家了。
虽然到处还十分凌乱,周永富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搬家了。其他东西不多,平时已经搬了一些,剩下的东西在院子里人的帮助下,很快就搬完了。那张大床麻烦一些,拆了一部分可以拆下来的东西,剩下的主体,是八个壮汉抬过来的。搬完后,周永富看着空荡荡的老房子,竟然生出一丝不舍。这里是他生活了近四十年的地方,留下了太多的回忆。虽然很多回忆并不美好,甚至有很多痛苦。但痛苦同样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他再次望了望那破烂不堪的老房子,毅然转身离开。他没有和弟弟说,这老房子怎么处理,他也没有打算处理。拆是肯定不行的,因为这房子和弟弟周永贵前面的房子是连着的。至于弟弟怎么利用这空房子,他不想去管。因为赡养母亲他和弟闹的并不愉快。弟弟刚结了婚,在老婆的要求下就和他分了家。原来和他关系一直很好的弟弟,一结了婚,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要去了前面的正房子,还不愿赡养母亲。他当时同意了,只是想不明白,弟弟变化为什么这么大。其实还是因为穷。周永贵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嫁给他的女人,别的给不了她什么,只好事事顺着她。因为穷,在家里说话便没有地位。当然周永富很难明白这个道理。这只是兄弟的内部矛盾,当和外人有大冲突时,他们也会相互帮助的。周永贵早盼着哥哥搬走了,他很快把那旧房子改成了自己的猪圈、鸡圈。甚至在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地方,隔了一小间住房给儿子们住。他们的空间也变得宽敞了许多。他并没有去征求哥哥的同意。后面一段时间,周罗氏回到院子,见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房子,变成了猪圈、鸡圈。生气地大骂了一场。她骂也不仅仅是因为房子。当然周永贵两口子听着母亲的谩骂,也不敢吱声,他们也知道自己的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