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索连舟?
简简单单四个字,众人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账房跪地拱手,大声说道:
“我国大型商船,体型庞大、构造复杂,其中许多商船还是由战舰改装,或者随时转为战舰,所以船体坚固,以备不时之需。然而这些优点在货运中成了累赘。”
“如果能改大船为小船,改重舰为轻舟,一则更加轻快,二则载重更多,三则装卸方便,四则可根据需求随时增减,五则通行更加便利,大船不能经过的水道也能轻易通行。”
“最重要的,轻舟小船制造简单、迅速、廉价,大船制造困难、缓慢、昂贵。时间便是金钱,小船跑一趟,便已赚回造船费用。大船跑一年,也未必能赚回造船费用。”
“轻舟快船便如独轮车,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虽然载重不如牛车、马车,却造价低廉,能行大车不能行之烂路。”
“我国若兴建万余轻舟快船,则大江之上,尽为吴帆,商贸之利,尽归大王!”
一番话说完,账房五体投地的趴在地上。
他浑身力气都已被耗尽,脑子里也嗡嗡作响。
与此同时,阖闾脑子里也嗡嗡作响。
账房的话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虽然铁索连舟之说荒诞,但是仔细思考,的确有可取之处。
舟船行进的风浪都是水族提供,甚至说得极端一点,没有船帆,全靠浪也能快速前进。
如此一来,传统大船的设计就有问题了。
商船只用考虑载重,不需要考虑防御。
眼下的商船要么是战船转过来的,要么随时准备转成战船。
所以设计和修造上都皮糙肉厚,这占用的都是装货空间,减慢的都是行进速度。
小船的载重确实不如大船。
但小船成本低。
造一艘大船的成本可以造几百艘小船了。
而且,大船对船工要求极高,吴国也只有少数几个船务才能造。
而小船的话,民间一些船工就能造。
时间就是金钱。
与其等一年后新式大船下水,不如先造它几百艘小船,用铁索连舟的方式窜在一起,先把货运了,钱赚了。
阖闾目光征询的看向伍子胥。
伍子胥重重点头。
显然,他也支持这个方案。
“大王,我们可以做两手准备,大船小船都要造!毕竟,我们的目标不止是江河。”
阖闾瞬间醒悟。
吴国下一步还要出海的,要登录夷洲、称霸瀛洲,占领香料群岛。ьìQUGeq.net
这些全都需要大型海船。
“嗯!这件事就交给国相了!”
伍子胥躬身领命。
阖闾又看向地上跪着的人,“孤给你一百艘轻舟快船,行你铁索连舟之法!”
账房瞬间大喜。
这说明,自己也是一支船队的首领了。
以后自己也是大王的奴仆了。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被许石汇报给岳川。
“铁索连舟?”
岳川念叨着这四个字,心中很是无语。
曹老板玩过这一招,然后被火烧赤壁。
一听到这四个字,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曹老板。
但曹老板又不是傻白甜,怎么可能想不到铁索连舟的弊端?
唯一的解释就是,铁索连舟好处更大,可以无视其中弊端。
岳川抛开心中的成见,仔细思考。
吴国宫中说的铁索连舟之法,不就是水上的火车吗?
十几艘甚至几十艘小船首尾相连,不需要风帆,快速行进在河道中。
河道就是铁轨,河道所通之处,轻舟就能经行。
这……这……
岳川整个人都麻了。
在春秋时代搞蒸汽机……并不算太难。
但是,想要在春秋时代搞出蒸汽火车,很难。
因为铁轨造价太高,修筑困难。
但是,铁索连舟之法的水上火车很简单。
河道是现成的,精怪也是现成的。
轻舟快船造起来也不难。
现有的资源随便拼凑一下就能鼓捣出来。
有了这个方法,吴国全境都能跑火车了。
哦不,跑水船。
之前“拜码头”的十八个水族精怪都是三五百年道行,法力高强、驭水之术精湛,开船又快又稳。
但是,这种精怪数量稀少。
如果大船换成小船,对精怪的要求就可以降低,某些开不动大船的精怪也能上岗。
而且,船不是非要开到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