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周首辅看到皇帝点头后,则拉下脸怒道:“大明的鸟铳一杆也不过10两银子,子药更是便宜,他从未闻有这样贵的火铳和子药,是不是你这厮故意抬价黑了心?”
曹总兵闻言摇头苦笑道:“大明的鸟铳是便宜,可大明的官兵也被鞑子像狗一样撵着跑。我老曹的鸟铳是贵,可用的是阿拉斯加枪管,所以能打死4000鞑子。”
曹总兵最后问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周大人,你该不会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吧?”
周延儒:“……”
第479节 走人前的谈判
好好的一场战略研讨会,最终又被某人给跑题成了军火展销会。
这依旧是穿越众的拖延战术。
二八式是不会出现在明军手中的,哪怕皇帝愿意当冤大头掏银子,最终也会因为火帽缺货而作罢。
何况皇帝也不见得掏这么多银子出来——按照曹总兵算得这笔帐,想要组建哪怕只有500人的精锐火枪营,除了买枪买子弹外,还要对士兵进行大量的射击训练,这可是海量的银子。
更可怕的是,以上这些只是准备工作。真到了战场上,那士兵打起枪来肯定是弹如雨下,曹总兵这次就差点破产。
能满足皇帝利益,却又不至于对穿越众产生威胁,这个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靠燧发枪。
现在是17世纪三十年代,欧陆列强位于三十年战争中段。这一时间段,欧洲的武器革新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火绳枪已经被陆续淘汰,前膛转轮式燧发枪正在成为战场上的主流。
其实在二十年前,后世人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由法国人马汉最终完善改进的终极版撞击式燧发枪,就已经问世了。
然而由于法王亨利四世被刺杀,结果导致了撞击式燧发枪被顽固派抵制——这是很正常的,任何一种新品问世,都会导致保守派反对,燧发枪如此,后膛枪同样如此。
然后直到十七世纪中叶,撞击式燧发枪才大批装备部队。历史上在十七至十九世纪的殖民黄金时代,殖民者用来统治全球的,统统是这款神枪的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