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5章(1 / 2)

李祖娥这次没有再反驳,曾经那个十一岁的少年,她已经记不清具体五官,但却始终记得,他生得很好看。

时间在母女俩的闲谈中流逝,马车一刻不停驶向邺城。

而辗转于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沿海各州招募盐兵的张亮,也总算招满了两万人。

全是按照高澄所叮嘱,勇于械斗,却又不失质朴的盐工。

由沿途各州郡提供粮食,张亮领着这一支盐兵北上,向河北而去,以供高澄检阅。

同时也由他对这些人的驻地进行安排,待秋收之后,也好将盐兵们的家眷接去安置。

这也是两人早就约定好的事情,对这支盐兵寄予厚望的高澄,若不亲自检阅其成色,又怎么放得下心。

原本高澄是要在削弱了盐贩力量后,腾出手对他们进行打击,垄断食盐贸易,自己吃独食。

但既然决定将来要农商并举,高澄对待盐贩的看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盐贩与私铸钱币不同,货币发行权必须彻底收归中央,这是原则问题。

削弱盐贩这一宗旨不能变,但却可以给盐贩留下生存空间,而不是一股脑全消灭。

高澄决定在各州县地方,统一规定盐市地点,禁止私人随处贩售,安排税吏,按进市的盐量收取盐税,避免盐贩逃税,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在高澄重新梳理盐务,平衡官盐与私盐矛盾,酝酿税制改革的时候。

宇文泰也没有清闲。

关中,长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