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3章(2 / 2)

东西两魏锐意进取,原地踏步的萧梁已然注定结局。

时间在关东、关西两地官员忙碌,以及南梁官员歌舞升平中悄然而过。

三月底,开科举。

相州州郡兵王阿井又一次被征调入考场,维护纪律。

自高澄在邺城举办第一次官吏,或者说吏员录用考试以后,时隔六七年,再逢盛会。

考试前一天,相州各县人群熙攘,而邺县考生,也早就填满了邺城大小旅社。

高澄灭佛后,仅有的几家佛寺,都不得不在庙门外挂上客满的牌子,真容不下再来借宿的考生。

这一次考试三教九流,除了罪犯,什么人都有,经典科以士族子弟为主,寒门子弟难以争夺。

而其余四科的情况,同样让人瞠目结舌。

高澄为求贤,并不禁止官吏弃职再考,弃职的人多了,相应的增加州试录取人数便是。

县试与州试相隔近六个月,足够他协调。

正因为这一政策,导致当年高澄所录小吏,大多都决定弃职再考。

那次考试录用近五万人(《北齐书》、《北史》都明确记载了确实是五万官吏。),大部分都是小吏,这也造就了刑名、算术、农事、工事四科对于白身之人来说,难度更甚于经典科。

倒不是因为会有同僚帮助这群弃职之人舞弊。

而是六七年前的那场考试本就是面向广大寒门,士族子弟看不上那种职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