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去取定制的铜锅与小鼎。铜铁匠是个矮胖的阿叔,一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让徒弟去搬来,一边与江满梨道:“小娘子要得多,这锅子第一回 见,有些复杂,还未能打出来那么多。”
“打出来多少套?”江满梨笑着问道,语气不算意外。
九月几乎有半数都忙于郑家分茶的单子,想起立冬将至时,已是九月十五送完了货回来。匆匆赶来定制锅子,到现在不及半月,这朝的工艺,打不出来才正常。
铜锅虽不大却不轻,徒弟一次搬来四套,微微喘。江满梨拿起一个仔细端看。
铜色倒是漂亮,宽沿盘环带,打得精致。锅身祥云凤鸟,铸一双方耳。最特别的是锅中央,铜板铸个浅浅柔和的“弓”字型,将锅子一分为二。锅底四个小凹处,恰与小鼎四角贴合,可以立其上而不倒。
正是鸳鸯火锅。
铜铁匠观察着江满梨的表情,眼底透笑,微微点头,似是满意。大胆道:“打出来十六套,与小娘子要的数量还差九套。”
十六套,江满梨在心底盘算。铺里铺外现下一共二十一张桌,火锅这东西吃得慢,加之饮宴饮宴,免不了说天谈地,愈发占时间。
夜市三个时辰,约莫恰好够翻三台,还要留些桌凳给其他几家档口。这般算来,十六个锅子倒也够用。
“行佚䅿。”与铜铁匠道,“那我先搬走这些,剩余的锅子,就请阿叔加紧些赶制了。”
除却铜锅,还拜托邵康从自家的木器铺里定来大大小小好些个浅平底的木菜盘,有圆有方,刷过几遍油,打磨得色深滑亮。
又临时让阿霍跑一趟印刷行,把原本的火锅招子添上“限量预订”字样。
竹娘、媛娘、云婶一干人等均看不懂她这是要做甚。
立冬围炉,不应当食炙肉么?火锅是涮锅子?那何不拿普通大锅来煮,要花大价钱制这特别的铜锅子?为了铜锅还要另配菜盘?
只有邵康笑呵呵地不当一回事。自上次帮着江满梨定了月饼礼盒,他与家人关系缓和不少。莹娘可爱,大约是童言无忌,留宿那次说了好些“阿爹很是想念阿公阿婆”一类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