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中世代为官,虽只是中级武官,几代下来却也攒了不少银子,顺顺当当在内城靠外的位置赁了小小一座二进院子,一家三口外加仆从若干,住着倒也舒坦。
秦放鹤继续在太学就读,因书院离城内甚远,日日往返不便,就每隔五日回家一回,找师长、亲朋说些长短资讯,保证信息库及时更新。
同时,他继续与大理寺卿之子陈舒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更去他家做客两回,也顺势拜见了那位陈大人。
初次拜访时的谈话内容暂且不提,第二回 的场景,陈舒实在不想过多回忆。
该如何说呢?
最初并无异常之处,但似乎就只是他低头喝口茶的工夫,再抬起头来,就跟不上了……
事后陈父对儿子意味深长道:“日后你们多来往着些,于你大有裨益。”
陈舒听了,不敢有违,只是心下暗暗发苦。
这哪里是多个朋友,直如给自己请了个活爹!
既然去过家里,便是好友了,秦放鹤又找机会将陈舒与赵沛、孔姿清和康宏几人引见了,各自说话。
孔姿清和康宏倒还罢了,唯独赵沛对三司表现出极大兴趣,得知陈舒之父便在大理寺,当即问了许多话。
陈舒也早闻他的才名侠气,一见之下,也是欢喜,便道:“这些事,我却不大清楚,来日你见见我父亲也就好了。”
两边都爽快,几日之后,陈舒还真就带着赵沛去见了自家老爹……
如此一来,以小带老,圈子逐步扩大,也不显得突兀。
而宋家那边,因宋伦便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算是孔姿清等人的上司,整日低头不见抬头见。
之前大家不过寻常同僚,自然没有多余话说,可眼见如今两边要做亲家,宋伦难免对未来女婿的好友们多加照拂,偶尔方便时,私底下也多有提点,让二小少走不少弯路,少得罪几个人,着实感激。
有时汪宋两家不便通话时,宋伦干脆就托孔姿清代交书信,稳妥又便宜。
上巳节之后,宋家对秦放鹤颇为满意,连最初不大那么痛快的宋琦老爷子也没话说,只在巡视太学时,难免要求更严苛了些。
为此,秦放鹤痛并快乐着。
三月底,秦放鹤与阿芙又见了一回,乃是两边都出门游湖,装着不经意地在水面上遇见了。
这回再见,阿芙明显比上次舒展许多,出门前看到案头那只已然干枯却仍不舍得丢弃的柳枝小篮子时,心里竟也隐隐生出几分期待。
此时尚未定亲,聊太深入的话题也不合适,秦放鹤索性就带着阿芙玩,自己也跟着忙里偷闲。
画舫停靠在树荫下,两家长辈凑在一处说笑,把船尾留给两个小的。因长辈都在,伺候的下人也在,便不算私会,谁瞧见也说不出什么。
船上无甚好玩的,秦放鹤便要了两根鱼竿,与阿芙并坐钓鱼,一边愿者上钩,一边手谈。
下围棋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文艺活动之一,秦放鹤就发现,这个看似温柔的姑娘棋力竟颇高。
他是在董春手下过过的,平时也常被汪扶风和姜夫人拉去陪下,回到太学也不清净,多有借口请教实则挑衅的同窗车轮战。故而他棋艺虽算不得一流,在同龄人中却鲜有对手,但阿芙竟也能稳稳下几十个来回。
这就有些意思了。
下了几盘,阿芙总是输,虽有几分懊恼,却并不沮丧,反而大着胆子问自己为什么会输。
秦放鹤失笑,也同她细细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