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清芳虽不知他的真实来历,但一干旧交之中,唯有一个秦放鹤一路走来有如神助,便也听得仔细,牢牢记在心里。
因是额外递补,肖清芳没赶上众人年前放官,才过了年,正月初五就上路了。
秦放鹤亲自去送,“天寒地冻,不能折柳相赠,仅以此物聊表心意,望君此去,诸事顺遂。”
肖清芳就接了那绣柳枝的斗篷披上,笑着拱手,“就此别过,不必再送,告辞!”
他本是潇洒利落人,一句话说完,果然上车出城,就此远去。
二月中旬,辽、女真再次南下高丽劫掠,高丽使臣再次求援,天元帝准奏,共派两万五千人跨海东渡,以救友邦于危难之际。
然这两万五千人中,水手、舵手等就近千人,另有水军四千,医者、伙夫等数百,实际马军和步军不足两万。
最初高丽使者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一再哀求增兵。
三岁孩童也知道敌军皆是马军,连步军都不多,而大禄却偏偏派了这许多水军和步军,到底是来打谁的?
然大禄朝臣却说:“骑兵稀缺,我朝亦不多,且使者久在高丽,不知我国疆域辽阔,多有外敌需要防范。若都去了高丽,我国有失,又当如何?且我军乃外来援军,若人数过重,必有反客为主之嫌。再者当下高丽内虚,突然多出数万大军的供应,恐难应付,当以高丽军为主力。”
高丽使者一听,“这粮草?”
你们都不自备的吗?
众朝臣一听,哄堂大笑,又有人讥讽道:“尔等也学汉学,怎连这点礼数都不懂?便是民间请人盖房修屋,也须好茶好饭招待,我家儿郎不远千里,以命相救,难不成高丽连口饭都供不起吗?”
一句话,爱请不请。
使者原本想再讨价还价一番,奈何高丽小皇帝已如惊弓之鸟,不顾以辅政王李仁为首的若干高丽臣子劝阻,接连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