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桂飘香的季节,往往也是盛京之中最热闹的时候。三年一度的会试一结束,便是殿试。取得前三的状元榜眼探花自然名字也出来了。
京中为捉贵婿的人家不知几多,尤其是这次的探花居然年不过二十,也为娶妻。便是如安定伯这样的人家也觉得是一桩好事。自然,前提是没有国公之子、或许更高的攀附对象时。
此次中了进士的蒋英也让安定伯和安定伯夫人松了一口气。
李英来找清池时,脸色都不太好看,“还是二兄命好能够学自己喜欢的,不像我,连个武举都不能考!还说家里一文一武更合适?不就是两边都想要嘛。忘记我们家当初也是靠军/队和武力起家的……”
李英很不满地向清池抱怨着,那苦水简直都倒了一堆。
清池有些哭笑不得,“可见三兄你在读书一道还是有天赋,多少人都中不了的进士,你却中了。”
当然,这里面有多少关系操纵,安定伯府的使力就不得不说了。也许李英的确是有举人之才吧。对自己哥哥不爱文墨,偏爱舞刀弄枪的喜好,她多少心里有数的。
“有什么天赋啊。不过是死读书。”李英嘟囔着。“这次的探花郎才是天纵奇才。不过的19岁。听说还是浙地的院试案首,也是乡试解元,差一点在这次会试也拿了会员。我也见过几面,当真是好风姿,好文采。可惜了,偏偏这次中了举人会员的是英国公的长子,他姐姐可是曹贵妃啊。状元自然也是他的……这也是所以明明他才华赋作也都在榜眼之上,皇上却爱其品性点了探花郎。”
李英咕噜地喝下一口茶继续和清池八卦说:“你说可惜不可惜!”
清池笑了一下,拿着一颗青枣吃着。这种事,发生在封建王朝那是一点也不出奇。而他们本来就是吃了这个阶层的软饭。
清池把自己准备的礼物送给李英,“前些时候便想庆祝三兄中了举人,可三兄一直不在府里。”
听着她微微有些抱怨的话,李英摸了摸脑袋,“那群人非说我中了举人要热闹热闹,所以今儿才找着机会回来了。”
那群人,自然指的是盛京中的贵族子弟了。
李英打开清池的礼物,眼前一亮,“还是妹妹你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