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还是要靠刀子解决。
司马家也是凭高平陵之变方能上位。
“桓温,名士性情。”李跃也观察桓温许久,在江东那一片混的,平时没事嗑嗑五石散,放浪形骸,脑回路多少有点不正常。
之前的庾亮、庾翼、褚裒、殷浩、谢尚、陈逵无不如此,都火烧屁股了,还在搞内斗,老天爷扔进他们嘴中的肉就是不咽下去,逼反了张遇,又逼反了姚襄……
圈子决定格局。
桓温这辈子都跟江东杠上了,如果他眼光长远,只怕现在天下又是另外一番格局。
“陛下,江东出兵了!”卢青声音中带着惊喜,一路小跑而来。
十二精骑闻言皆是一喜。
“桓温率四万荆襄精锐,水陆并进,已入濡须口!”卢青拜在面前。
还是三国以来的老套路,江东想要北伐,必须拔掉合肥!
“终于还是来了。”李跃已经等了太久。
王猛眼神锋利如刀,“谁是天下正溯,将由此战决出!”
李跃望着面前昂扬的骑兵,心中豪情万丈,“那么,景略当为朕攻取南阳,朕将横扫江淮!”
“唯!”王猛收起脸上的笑意,异常严肃的拱手一礼。
第四百八十三章 合肥梁正兴二年,晋升平元年,桓温正式奏请北伐。
晋室加封其扬州牧、录尚书事、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桓温提四万精锐入濡须,麾下大军高达七万,会合袁真、谢尚诸军,兵力接近十万,水陆并进,声势滔天的杀向合肥。
遣桓冲、桓豁入宛城,窥伺许洛,殷康、毛安之各引本部协防新野,互为犄角。
殷康出身陈郡殷氏,乃殷浩堂弟。
毛安之,乃十几年前荆襄大将毛宝之子。
高大的合肥城墙上,梁啸默默望着远方荒野的尽头,潮水一般涌来的灰线,眼神逐渐坚决起来,这一刻他等待太久,“儿郎们,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便在今日!”
“杀、杀、杀!”士卒们举起了刀矛。
晋军很快就涌到了城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
河道上,千帆竞立,一架架重弩立在船头。
后方无数青壮将一架架攻城器械推送上来。
桓温既然掀起北伐,必然倾力而来。
而此刻的晋军,跟当年殷浩、荀羡的晋军大不相同,绝大多数都是北方流民,跟梁军流着同样的血,也跟梁军同样勇武。
“此乃苦战!”梁啸早有心理准备。
虽然梁国天下最强,但在江淮战场上,晋军优势极大,水网密布,江东水军可以纵横驰骋。
“克复神州!”
“克复神州!”
呼喊声从东南率先响起,接着传遍整个战场,此起彼伏,一浪接着一浪,天地之间到处充斥着呼喊声。
闻其声,而知其志。
桓温不仅振作了江东国势,还振奋了江东人心。
无论北伐用心如何,他终究敢向梁国亮剑。
呼喊了将近半个时辰后,前阵步卒向前,刀矛盾弩齐进,抵近一射之地,接着万弩齐发,带着劝降信飞入城中。
“尔等皆是晋人,岂可对朝廷刀兵相向?开城投降,大司马将有重赏!”步甲之中,数百人齐声大喊着。
令城头一阵躁动。
黑云军自然一脸不屑,但协助守城的镇军却面带错愕,很多镇军本就是江淮子弟,望着城下入林一般的“晋”字旌旗,眼神渐渐迷惘起来。
无论如何,晋室在很多人心目中终究是正统,他们也许不会逃入江东,但要与晋军大战,终究有些不忍心。
更何况桓温声势如此浩大,未经历苦战血战的镇军难免心神动摇。
“汝等已是梁人,休要听他们蛊惑!”梁啸拔出长刀,杀气腾腾的望着城上的镇军。
凡是被他目光触及之人,全身一震。
“后退者、投敌者,举家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