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成本就是钢轨。
但这方面其实也耗不了多少钱,原因是八路军发起了一场以钢轨换火箭筒、火箭弹的运动……
之前八路军缺钢材要吃“两条线”的时候,是用钢轨换子弹,换来的钢轨熔了造枪造炮。
现在想想还真是浪费,加工好的钢轨居然熔了,直接往铁路上一辅连加工都省了。
另一方面子弹也没人看得上了,得用火箭弹换。
其实用火箭弹换也有另一个好处:火箭弹是对付鬼子炮楼的利器,炮楼要是挡不住游击队,在鬼子钢轨防线上打开突破口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这使游击队缴获的钢轨量大增,于是八路军的收获当然也同步大增,这要是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第1276章 空降部队
苏礼国那边也不负重望,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生产出一批电子管而且验收合格……电子管这玩意其实不能算是高科技的玩意,只要材料过关再加上设备,生产出高质量的电子管没什么困难,这也是新华夏成立不久就有一家专业的电子管工厂的原因。
(注:国产首家专业电子管工厂是创办于51年的南京电工厂)
这又去了王学新一大心病,能生产电子管,不仅是将来发展计算机发展智能化飞弹的问题,眼前就可以为雷达、无线电、电台等军用设备提供主要零件,可以说是一改往日只能高价从国外进口的劣势。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生产电子管所需要的高纯度金属依旧需要从国外进口。
不过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工业则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迈,等到有一天各行业都有一定的水平也形成规模,自然而然就会形成量变到质变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这东西忌讳步子跨得太急太快,否则现代的阿三就是一个最好的反例。
王学新无法顾这么多东西,只能而且也应该把这些放手交给苏礼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