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煜说着,又怕自己讲不明白,干脆提笔在桌上写下一串简单的汉字公式:
税赋改革之后的正税=税赋改革前的正税+(横征数额*税赋改革频次)
“能理解吗?”
林煜要在讲解之前这么问,那估摸着得有一半看不懂,但现在却是已经都能大概理解。
用这套通用公式经过换算,就可以很轻松的得出结论:
唐代两税=租庸调+横征(法外之征)
晚明一条鞭法=(租庸调+横征)+横征
清初摊丁入亩=(租庸调+横征+横征)+横征
“这条公式就是黄宗羲定律的全部内容了,它的本质就是历代王朝持续不断地合法加税,从魏晋的户、调税法,至唐代租庸调,再到后期的两税法,它们看似是减少了赋税加派的弊政,但本质是依旧离不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而这种赋税绝对值的算术级数累进,实际上就已经抵消了魏晋唐宋各朝,对于税赋改革的全部效果。”
听到这里,饶是朱高炽早有准备,也还是忍不住轻吐口气,他是真被这所谓的“黄宗羲定律”给吓到了。
大明一直讲究薄税养民,好让百姓能够尽快的恢复生产,结果“薄税”却是反而比前朝加派的还要高。
一句话,积累莫返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