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和和干一成对视一眼,都惊讶于这些华人的立场如此坚定。
王时和对那商人说:“我倒是认得王建阳,他曾是当今福建巡抚的幕僚,多为徐大抚到海澄跑动的。”
“建阳公是什么样性格?想必是睿智之极的吧?”本地华人闻言都围过来,那商人连忙询问,还有人询问王文龙的年纪、长相等等。
直至下午吃过饭之后,王时和和干一成进入会馆的后厢休息,本地的几个大海主都来相见。
赵子明带着礼物来见王时和,他是万历年间大海商,能上史书的那种。
赵子明也是海澄人,他出生贫寒,早年发家靠的是到大户家去租船,所谓“倚著姓宦族”出海,在波涛之中打拼十几年,积累了一些资本成为远放西洋的大海主。
这年代海贸的经营方式也早就市场化,赵子明虽然挣了钱,但是他每一次做远洋贸易都是借鸡生蛋,“大户出本,借赀以通番”,甚至连船只水手也都是找大户人家借的,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组织者只要用少数的钱财凭借自己的信誉,就能够组建庞大的团队购买大量货品,危险则是一旦有损失不但货物飘泊,家产也会被追索的大户全部夺(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