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兵》写的是金兵南侵,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故事。
《生死恨》在后世的另一个名字叫做《韩玉娘》,讲的是金人南下后宋女韩玉娘的遭遇。
至于《亡蜀鉴》则写的是三国时邓艾功蜀,直取江油,江油蜀将马邈想要投降,妻子李氏苦口劝说,马邈假意允诺,但却偷偷打开城门投降,最后李氏宁死不屈、自刎而死,马邈也因背主求荣受到邓艾鄙视,而遭斩首。
听王文龙一番介绍之后,马志顺却是皱眉道:“这三出都是女子戏了?会不会过于单调?”
这三出戏都是后世梅兰芳大师的本子,梅兰芳男旦,自然都以女性为主角。
王文龙笑道:“我先将大概内容写出,夫子看看再说。”
对于这三出女子戏,王文龙不打算改。
三出戏都是后世有名的“抗战戏”,前世九一八事变之后,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高启,北方“武生宗师”杨小楼南方“江南活武松”盖叫片共同倡导京剧界投身抗战事业,于是一大批“唤起人心,齐力救亡”的戏曲涌现在市场上。
王文龙在准备抄皮影戏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一批“抗战戏”。
前世的全民族抗战调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最强的能量,当时的抗战戏也是由整个中国最著名的京剧大师和剧作家共同创作而来的,几乎所有著名京剧人物都参与了抗战戏的创作,这一批戏曲的剧本水平毋庸置疑。